第一份工作我就被無良老闆“潛規則”了


第一份工作我就被無良老闆“潛規則”了


人這一生,誰不得遇到幾回糟心的事情呢?關鍵之處,還是要學會調整心態,另外也需要學會積累經驗,被人坑了並不可怕,這些都是我們的肥料。不管前路如何坎坷,我們都要熱烈的生長。

2016年我剛畢業就進入了HZ市AM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醫藥研發外包公司(CRO),主要業務分兩塊,一塊是新藥研發,由董事長負責,也是公司對外的招牌;另外一塊是承包客戶仿製藥研究工作,是由總經理負責。前者週期長,來錢慢,耗資巨大,曾經是國內所有制藥公司最不喜歡觸摸的領域,也就是最近幾年國家政策鼓勵,才慢慢有點發展的趨勢。而2016年剛好又是國家藥監局正式推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政策的時期,一時之間國內各藥企風聲鶴唳,迫於形勢開始對自己企業內的仿製藥進行重新研究和再次申報,而正因為如此AM公司在仿製藥這一塊的業務出現了明顯的增長,總經理順勢就把公司的重心往仿製藥這一塊轉移,依靠自己的人脈接了不少項目。錢是收了一些,但問題也由此而來,因為在此之前公司規模一直不大,老闆也沒有預料到仿製藥的生意一下會變得這麼好,所以項目組出現了明顯的人手不足。

而我作為一個化工專業的畢業生,當時來公司應聘的是合成部的技術員,在職能上是歸董事長管理,做的是新藥研發的相關工作。但是在這個崗位上幹了沒幾個月,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總經理J竟然來找我談話,先是誇獎我這段時間的表現,然後又是說目前公司仿製藥的業務發展很快,前景很好,正是用人之際,小Z(就是我)你也是國家重點大學畢業生,所以公司現在想把你先放到這塊業務鍛鍊一下,未來也能夠承擔更重要的職務。

當時我是真的被J總的這一番話弄得心潮澎湃,想不到公司是如此器重我,這就把我當做重點人員培養起來了,看來再奮鬥個幾年,升職加薪自然不是什麼問題,甚至有希望擔任公司中層領導。各位,其實有這樣的想法就已經反映我作為一個職場菜鳥的幼稚心理了。老闆想要你給他賣命,說話好聽是很正常的,但我們這些“聽話”的人也要學會分辨,起碼要知道這些說話的人都是什麼德性,他有多大概率兌換他的承諾。

不管怎麼說,我當時是欣然接受了這項新的職務,進入了一個仿製藥的項目組當中,說是項目組,但實際上只有2個人,一個是項目經理,另一個就是我。可能各位會很奇怪,一個項目怎麼會這麼點人?在這裡我想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國家推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政策之前,整個醫藥行業並不怎麼重視仿製藥的研發工作,一個藥企可以很容易就獲得仿製藥的批文,所以這些企業把主要資源集中在生產和銷售上,這就導致醫藥研發人員待遇差,進而導致從業人員較少。而現在國家藥監局鑑於國內仿製藥質量太差,突然開始進行宏觀調控,醫藥研發人員短缺的弊端馬上就突顯了出來,尤其是很多中小型的藥企,可能連老闆本人都不是醫藥行業出身,整個公司都找不到一個有研發能力的人,所以這也給我們這種醫藥研發外包(CRO)公司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機遇。但哪怕AM公司算是做醫藥研發的,但大環境下人才的缺失,面對突然暴漲的業務,依然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雖說如此,有如此好的賺錢機會老闆當然是不可能白白錯失的,所以只能讓我們這些基層工作人員硬著頭皮上。工作量太大沒關係

但我當時並不瞭解這一點,滿心歡喜的投入到項目工作中,這一干就幹了2年多,其間深深體會到什麼叫“被當做畜生在用”,除了中午吃飯,只要是在公司就沒有休息的時間,週末從來沒有雙休,晚上常常要加班到八九點,有時候甚至一個月都不帶休息,各個大小長假從來沒有完整休息過。

哪怕如此辛苦的投入,整個過程也並不順利,由於公司也是第一次接觸“一致性評價”,從部門總監到項目經理都出現了經驗不足的現象,項目的進展磕磕絆絆,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所幸沒有影響到進程,我們最終於2018年年底完成了主要研究工作,並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申報資料。

這裡面還有一些小插曲,就是在項目進展當中,其他的幾個項目大部分出現過項目經理離職的事情,而我的這個項目中斷斷續續更換過2個項目經理,1位就是有充足研發經驗、我一開始就跟著的田經理,還有1位是不知道以前是幹什麼的施經理。田經理在項目啟動之前就已經在公司,也參與過多個仿製藥(非一致性評價)的研究,於2018年4月離職。而施經理屬於接手田經理工作的人員,2018年3月入職,以前不知道從事什麼工作,但據我觀察一定是沒做過仿製藥研發,因為他連一些基本的儀器都不會操作,而這位有點外行的施經理也於2019年3月離職了。連我們的部門總監——一位行將退休的公司老員工都在2019年4月份離職,最為離奇的是公司卻對此事進行隱瞞,對外聲稱他是暫時請假,回家照顧父母。

另外在2017年,公司在本市海創園又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招聘了一位副總經理打理,而隨後受理的仿製藥業務全部由子公司開展,同時又把母公司大量的儀器轉移過去,導致我們這邊很多工作還需要跑到子公司去做。

這一切都在預示著事情朝著一個很糟糕的方向發展。但缺乏經驗的我直到最後才發現真相。

2019年5月,我也完成了項目的掃尾工作,正以為會有新工作安排給我的時候,部門經理突然聯繫到我,跟我說目前部門內已經沒有項目了,所以總經理安排我去情報部工作。我一聽就懵了,因為畢竟已經做了2年多的項目,工作的重心都在技術方面,而情報部的崗位是文職啊,和這兩年的工作內容也差了太多了吧。我突然想到了以前聽說過的職場潛規則:因為《勞動法》明確規定合同期內公司辭退員工需要補償3個月的薪水,所以如果一個公司想要辭退一個人,一般不會直接說,而是把這個人調到一個此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的職位上,以此來逼迫員工主動辭職。就目前情況來看我是遭遇了這個潛規則,可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還是我為什麼會被“潛規則”?

經過一番思慮,我決定找總經理問清楚——事後想來並沒有這個必要,走這麼一個過場無非就是自取其辱,但職場菜鳥總會犯一些很業餘的錯誤嘛。當然,雖然是個愣頭青,我也沒有一見面就直接質問總經理,而是先跟她說明了這幾年在項目上工作的辛苦和努力,接著又提到最近幾年部門人員變動頻繁,但自己依然堅持完成了項目,以表示自己想要長期幹下去的意願,最後還表達了自己不想要更換崗位的想法。面對我如此誠意,總經理用與最早勸說我去項目組工作完全不同的語氣和態度反駁了我,他是這麼說的:當年作為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公司一開始是很重視你,所以安排你去項目上工作,也希望你能快速地成長,但是工作一段時間以後,部門總監就跟我反應你做事情不認真不仔細,試驗經常出錯,而且服從性很差,項目經理安排你的工作要麼就是不能按時完成,要麼就是拒絕執行,田經理甚至明確表示過你這人他堅決不要,所以決定將你調出部門,當然你能找我來交談也是一件好事,說明你對我還是信任的,要不這樣,如果你在情報部表現良好的話,也許過上幾個月我們就會把你調回項目部門。

聽完總經理的話,我真實地體會到了什麼叫有一萬隻神獸在奔騰。我就是一應屆畢業生啊,上崗之前都沒有經過培訓我就開始做項目了,那些試驗以前都沒接觸過啊;而且試驗出問題也是在最初幾個月,基本操作都掌握以後,很少再出現試驗問題;部門總監對我什麼評價我是不知道,但是在田經理手下乾的時候,他安排我的工作我從來沒有拒絕過,包括需要週末、假期加班,甚至可以說,田經理加班多少時間,我就加班多少時間,我的工作量不比項目經理少;而且我對田經理是非常瞭解的,他是一個非常善良和寬容的人,並且在做項目期間他很早就表達過要離職的想法,一個早就想著離開的人,他會那麼急著要趕走我嗎?所以這一點從邏輯上就說不通啊;最主要的是,如果一開始覺得我做的不好,為什麼當時不把我調走,非要等整個項目做完了再調呢?說不通,太多的地方無法理解啊。

最終我還是給田經理打了一個電話,把總經理的話複述了一遍。田經理聽了我的話以後,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小Z啊,這件事是這樣的,在剛開始做實驗的時候你確實是犯了一些低級錯誤,但我也明白,這和你本人未接觸過這些試驗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對此是抱著開放的態度,而且隨著熟練度的提高,你也確實很少再出錯了,但畢竟是項目上的事情,我總還是要跟J總(總經理)彙報,他對此是什麼態度我就不太清楚了。實際上一致性評價這個工作我們公司以前是沒接觸過的,缺乏經驗,但J總要做,我們也只能硬上,對我們來說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僅僅是你,我也好,W老師(部門總監)也好都犯過不少錯誤。再加上領導也不信任我們。你也看到了,後來在海創園成立了一個分公司,在初期是打算把我們部門的人都轉移到那邊去做仿製藥項目,但一致性評價的項目做得不好,J總就認為我們沒有能力把這些工作做好,所以乾脆就在那邊重新招人了,而總公司這邊也不再接項目,像我、老C、老P(其他幾個項目經理)還有W老師都是察覺到苗頭不對才離職的。”

直到此時此刻我才有種真相大白的感覺,什麼鍛鍊一下、什麼重點培養、什麼試驗出錯多、什麼服從性差,都是總經理滿嘴跑火車、信口雌黃。由始至終就是在把我當救火隊員在用,一開始項目缺人,就把我安排過去救火,打打下手,做一下基礎工作,但由於專業不同,她心裡從來沒有想要我長期幹這份工作,所以項目一結束,她馬上就把我撤了,真真正正的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啊。這種人真是何等冷酷,何等實際。

此時此刻我已是心灰意冷,對我而言似乎只有一種選擇,然而當我來到招聘市場時,卻發現在項目上3年工作給我的職業生涯也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因為已經畢業3年,我只能參加企業的社會招聘,這就需要有工作經驗,而我的本意肯定還是找化工方面的行業,那麼企業肯定也是要求我具備這方面的經歷,然而做項目的時候我主要是在從事藥學質量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說雖然工作了3年,與企業要求完全不沾邊,所以我和其他競爭者相比,完全沒有優勢了。也正因為如此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四處碰壁。也許大家要問你可以改一下簡歷啊,改成做過合成呀,但問題是人家面試官也不是傻子,如果沒有相關經驗,三言兩語人家就可以打聽清楚你的虛實,到時候因為簡歷造假,更加沒什麼機會了。

所幸輾轉3個月,終於在9月份找到了一家化工企業缺人,招工的要求不需要有什麼工作經驗,算是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目前已工作1個多月,安安穩穩地做著合成工作。經歷此事我也算長了心眼,如果以後再有什麼人讓我去“救火”,我可是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