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成績差的8大原因

高一學生成績差的8大原因

原因1: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

初中階段,佈置作業的目的相對簡單,而且大部分的知識很容易就能在課上被同學消化,課後作業更多起到一個鞏固、拓展的作用。

高中各學科的學習更注重聯繫,不把知識系統化,是做作業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沒有系統化就很難有頭緒,做題耗費的時間自然就會增加。

對部分高中生而言,在紮實理解掌握各知識點的基礎上,通過做作業鞏固的同時,可以嘗試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課上多聽老師的講解思路,課後多思考、複習,理清思路,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這種習慣的養成,將對今後進入高三後的高考複習,起到巨大的作用。

原因2:吃不透、抓不住學科重點

不少同學求勝心切,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結果樣樣都抓,樣樣也沒有抓牢,“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應該說每門學科的作業佈置,都是結合課程重點來的。有基礎題,當然也有提高題。有些題目可以選擇不做,作業貴在精而不在多,剩下的時間可以是放在學科重點上來進行突破,也可以多思考,做到做作業不僅高效,而且高質量。

原因3:忽視基礎,題目做得多而雜

高中學科增加了,自然作業也會增多。許多同學漫無目的地做題,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學得模稜兩可,沒有過關,經過大量做題以後,反而鞏固了或者默認了某種不正確的認識,但是自己卻沒有發現。

說得直白一點,高中日常的學習是為高考打基礎做準備的,而近幾年高考越來越注重在基礎之上考查同學們的能力,只有對基礎知識瞭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題才是最有效的。

所以在日常做作業的過程當中,要多做基礎題,由基礎題再到提高題、到高難題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題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練習題,適當的課外輔導練習也是需要的,最好每個知識點都對應的試題練習,強化課後作業的效力。

原因4: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不少高中學生表示很苦惱,“我每回做作業都很認真,可是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明確高效做作業的三步驟:

第一步是“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面前的問題;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後要回顧和反思,總結出經驗和方法;

第三步是“歸”,就是將獲得的經驗和知識迴歸到書本上去。

如果能完全按照這三步來走,上課時結合作業中遇到的問題多想多問,課後做好配套練習,有不明白的及時記錄、發問、解決。

陝西西安孫冰鈺歡迎各位教育者朋友們,交流學習,微信:3305796992

高一學生成績差的8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