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趙南柱

韓國女性作家趙南柱的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讀完這本書的感覺是,韓國作家跟韓國編劇一樣,鞭辟入裡,直擊現實。據說出版後全球暢銷150萬冊,被女明星們推薦後甚至遭到網絡暴力,甚至有媒體形容:僅僅一本書,就把韓國年輕人撕裂了。同名電影是孔劉、鄭裕美主演。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普通的書名,代表了普通的一群人,韓國1982年出生了最多一批女嬰,金智英也差不多是當時用到最多的名字,作者敏銳的抓住這個視角,講述身為女人,作為女性,金智英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身為女人,在韓國無法逃脫的問題:

1


小時候,金智英看著弟弟的奶粉,想偷偷的吃一勺但被奶奶禁止,在學校裡,男同學老欺負她,老師告訴她說是小男孩欺負她是因為喜歡她,上公交車,被油膩大叔們亂蹭,爸爸告訴她:想想是不是自己裙子穿的太短,沒有避開危險。當大姨媽來的時候,金智英甚至不敢和母親或者其他人來直接談論,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羞恥的事情。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小的時候,父母老師們按照約定俗成告訴女孩子們,在家裡你弟弟才是最受疼愛的,在外面你得克己守禮,要行為檢點。到了金智英長大一些,初中高中甚至大學,教育金智英的對象變成了社會,社會無形中強化一個概念:女孩子必須要穿著學校配的襪子穿皮鞋,不管是否保暖,而男孩子則可以隨意;相比男孩子,女孩子不行,不如男同學,不能當社長,女孩子要上假期長畢業後工作穩定的師範大學,或者只能乖乖等著嫁人…這些早已約定俗成,金智英只能忍氣吞聲。

2


忍氣吞聲……在金智英後來面對的職場、家庭生活中,她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被要求坐到老闆或客戶旁邊,被男主管灌酒…儘管心裡在罵著祝願老闆的女兒也會在以後被人強行灌酒,但金智英不敢說。就算在工作中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得到領導的肯定,當公司成立新部門有好機會的時候,不算特別好的男性員工卻成為重點培養對象……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有些時候,如果不忍氣吞聲,又該做什麼?結婚之後不要孩子,就被丈夫家裡人懷疑她是不是身體有缺陷,要生孩子的時候,金智英被質疑:不就生個孩子,能失去什麼?婚後,金智英家庭勞動中金智英手腕子腫了去看醫生,醫生問:衣服有洗衣機洗,地有吸塵器掃,你有什麼可累的??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金智英覺得,“這個社會看似改變了很多,可是仔細窺探內部細則和約定俗成,便會發現其實還是固守著舊習,其實這個社會根本沒有改變。


3


所有人都在說母親的偉大,但沒有人告訴金智英,做母親是這麼不容易,還夾雜著很多異樣的情緒,痛苦、害怕席捲而來。她無形中多了很多“重負”,如果丈夫會幹活或者會主動去幹活,婆婆可能會認為兒媳婦太懶,在家讓丈夫幹活,生孩子後在家照看孩子不上班,似乎被婆婆看作是靠著兒子,也會被社會閒雜人等們稱作是“媽蟲”(注: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金智英抑鬱了,她的記憶時有時無,自己是她的媽媽?或者是自己死去的老同學?偏不是現在的自己。

最讓人淚目的一幕,過年回婆家,家務活那是越做越多,想要回自己家歇歇,這時候大姑子回孃家了,又要伺候這一家子人……金智英的抑鬱症毛病犯了,以自己媽媽的語氣給婆婆公公說道:親家母,過年看到女兒很開心吧?我也想見我女兒,到女兒來的時間,也放我女兒走吧?親家公,我也寶貝我女兒,既然你們女兒可以回孃家,也應該讓我們女兒回來才對…這樣,金智英才得以從一腦門子的家務活中解脫出來。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為什麼嫁人之後就要在公婆家過年呢?問著問著好像覺得女人們越來越矯情了,熱熱鬧鬧一起過年總比冷冷清清好吧。那去公婆家過年或許也是因為女性本身作為嫁過去的角色,住在夫家,甚至改姓等等可以看出,女性始終處於一種從屬地位,主導權都在男性手裡。

如果再問為什麼,可以推溯到原始社會,女人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弱,嫁給雄壯的男性,她們才能更好地躲避風險吧。那到現代,女性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強一些了,但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還是沒有改變,性別分工保持原始、男女實力一直在變化,兩者衝突,這也是很多家庭夫妻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

5

說回這本書,作者完全以女性視角去寫成長、戀愛、婚姻、生育,金智英的境遇也是每個中國女孩的經歷,甚至整個東亞女性的不可逃脫的“宿命”,最近日本小說《坡道上的家》作者角田光代,聽說根據她的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中國互聯網引起了“恐婚恐育”的熱議時,她不住地感嘆:“真的嗎?騙我的吧?完全沒想到……”原來大家真的都一樣啊。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觀察國內,或許是為了迎合不斷崛起的女性意識,國產劇們屢提女孩們以及她們的生長環境,諸多人開始討伐家庭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偏心哥哥,不顧女兒死活,“一百萬給我打過來”“再不打錢給你哥還錢我就不活了”……《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蔣欣),《安家》裡的方似錦(孫儷),《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姚晨)……女孩,女人,母親,施暴者和被施暴者,母親身上受過這一切,女兒還是在忍受著這相似的一切?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只能問問每個母親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 身為女孩、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

或許是出於“為你好”的目的為女兒做決定,或許也是因為走過這樣的路,知道“考上師範大學”,能夠更好平衡家庭和事業。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講,我們沒法去決定社會賦予女性的社會功能—生育、做母親,但迫於現實壓力,我們還要實現自己的職業成長,那麼通過看起來相對“輕鬆”的職業選擇,女人的生存空間能夠變得更寬廣一些。沒辦法啊,因為母親只能是“母親”,從生下來,這種命運就定了。

“就算是男性去撫養這個孩子長大,那也會被看成是在幫女性做這件事情,他會被認為具備“母性”,人類賦予女性母親這一角色,規定了女性的價值,通過養育孩子中來體現。

6

近年,有了另外一種強有力的女性形象“辣媽”,在復旦大學沈奕斐教授看來,這仍然是一種隱性歧視,“辣媽”工作家庭個人發展樣樣全能,非一般常人所能達到,即便是做好了“辣媽”,這對於女性也沒有任何更加積極的反饋,甚至會帶來一種“母職懲罰”,對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兒童會增加父母操持家務的時間,在控制其他變量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個未成年子女,母親面臨的收入懲罰為12.8%。

母親,始終沒辦法改變女兒成為母親後所要面臨的一切問題,也沒辦法打破傳統性別角色賦予女性的“母親”責任和義務,長遠來說,作為女性,我們或許只能更加關注自己,瞭解自己的需求,面對不公平待遇不舒服境況不斷髮出聲音,剩下的交給時間。

或者拋除一切角色:女學生,女職工,妻子,母親……接受自己的性別角色,做個能發現自己的“女人”也好。

“我希望,我相信,也努力地想辦法讓女兒的成長背景可以比我過去的成長環境更美好,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注:文章圖片全部來自於《82年生的金智英》《坡道上的家》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