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钛白粉弱势依旧

导语

3月份,国内疫情有所缓解,国家鼓励企业恢复生产。二氧化钛市场被认为是好的。然而,海外疫情的蔓延速度出乎意料。印度关闭该国的时间延长至4月30日,日出口订单被销毁并延期。国内需求复苏不如预期。由于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国内二氧化钛消费量缓慢

。进入4月以后,需求疲软的局面没有好转。一些制造商独立减产并限制产量,以保持价格稳定,但收效甚微,市场价格走低的传言仍在继续,交易重心下移。


4月初,中国西南地区的二氧化钛生产商集中力量停止生产限制,而其他许多地区没有进行实际调整。此外,工贸双方自身库存偏高,市场消化不及时,在减产保价方面没有实际效果。


供需矛盾突出,局部自主停限产

双管齐下,钛白粉弱势依旧

图1:国内钛白粉厂开工趋势图

进入自4月份以来,国内钛白粉企业开工呈下降趋势。截至目前,总体开工率约为71%,同比去年下降约1.7个百分点,同比3月下降1.3个百分点,日产量下降约170吨。


开工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明显的供求矛盾,厂商独立削减产量和限制产量,以保持稳定的价格。然而,在4月初西南厂商集中减产后,其他厂商没有跟进调整,个别厂商经过短期维护后恢复正常。国内钛白粉供应仍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高产量对应着疲软的市场需求。4月,国内一些下游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接近尾声。然而,市场恢复工作后,预计不会出现复苏。相反,由于海外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占出口9%的印度,宣布封国,并持续到4月30日。尽管日、韩等国的出货量正常,但需求大幅减少,后续的内外需求严重不足。库存消化缓慢,对小规模减少和关闭影响不大。


低价屡见不鲜,市场恐慌正在蔓延

双管齐下,钛白粉弱势依旧

图2: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国内主流市场的价格趋势

受需求疲软的影响,国内钛白粉市场已进入下行周期。到目前为止,金红石型国内的平均价格约为14560元/吨,比3月份同期下降400-450元/吨,环比下降约3%。


3月,国家鼓励恢复工作和生产。厂家对下游需求持乐观态度。前期没有调整价格的企业随后增加了200-500元/吨。但下游复苏不如预期新价格执行不理想市场陷入僵局,主流谈判价格维持在14650-15100元/吨。随着国外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酵,出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货物接收延迟和订单破坏。内外需求疲软导致积压库存,供需矛盾出现。


进入第二季度,一些下游备货接近尾声。国内需求仍未显著改善,出口正在萎缩,西南市场的交易价格首先有所回落,在300-500元/吨之间。经销商们忧心忡忡,购买热情大大降低,交投氛围更加淡薄。由于周边市场库存价格下跌和资金回笼的压力,华南和华中部分厂商的实际价格进行了灵活调整。日,附近市场的低价格,加上国内主流企业在当地工厂的利润暂时逐步转移,导致了全国恐慌情绪的蔓延和混乱的市场表现。


总体来讲

二季度国内钛白粉将长期处于弱势。供应面,中小企业迫于成本、库存等压力,前期未做调整企业不乏调整生产计划的可能。需求方面,国内涂料、塑料等行业开工不高,且部分企业原料储备充足,后期需求大幅提升可能性不大,同时叠加出口下滑,需求支撑明显不足。内外需求跟进滞后,库存完全消化掉尚需时日,短线内钛白粉市场仍存下滑空间,金红石型主流商谈价13000-15000元/吨,锐钛型11000-11700元/吨。


关注"小颗粒大世界"(chinapowdercn),了解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