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前幾天,2019年高考落下帷幕,新一批高考大軍已經開始高考倒計時:距離2020年高考還剩360天,距離2021年高考還剩730天,距離2022年高考還剩1010天。

啥?你說2022年高考太遙遠,不用這麼早提上日程?那你可真是錯了,要知道高考不僅是測試孩子的學業水平,更是對爸媽的考驗,爸媽必須把這個事情提上日程。這不,優秀家長代表王勝男女士就給我們做了良好的示範: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這其實是最近正在上映的電視劇《少年派》的一個片段,這部劇由閆妮、張嘉譯領銜主演,講述了4個家庭中孩子以及父母面對升學、育兒、婚姻與事業等一系列考驗,以及如何在波折中找尋問題的答案,與自我和解,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不知道你們的媽啥樣,反正只要我翹二郎腿、癱在沙發上,我媽肯定會把我的腿打下去,讓我坐好,然後說我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看《少年派》時,我發現女主林妙妙也被媽媽王勝男這麼說過,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啊!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先讓大家感受一下王勝男女士的硬核怒吼金句,你聽著是否耳熟?

1.“你洗手了嗎?怎麼洗的,香皂要用兩遍,泡沫在手上停留一分鐘了嗎?”

2.“今天拉屎了嗎?在廁所生根了嗎?怎麼還不出來?”

3.“每天中午12點、晚上9點必須給媽媽打個電話。”

4.“你看看這二道毛,不男不女的,厚的擋眼睛,還能看到前途嗎?不會用髮卡別上嗎?都高中生了,還別HelloKitty?”

5.“穿衣服實用第一位,穿那麼好看有用嗎?誰看啊?”

6.“吃喝都給你備齊了,還要零花錢幹嗎?”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王勝男女士人如其名,愛爭強好勝,在家扮演“虎媽”的角色,她的教育觀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她會對孩子產生一種不自覺的操控欲,要求林妙妙必須按她所認定的“好”的路線走。“虎媽”王勝男為了孩子的教育,託關係把女兒林妙妙送進江州市最好的學校,臨走前囑咐每天打電話彙報學校情況。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作為一個嚴厲的媽媽,為了孩子好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隻要孩子出現錯誤,沒有按照她的規定完成事情就把家化身“戰場”,對林妙妙過分的指責,甚至不考慮孩子的自尊。

面對林妙妙的偏科。王勝男偏偏不讓林妙妙學文科,覺得學文科沒有前途,就業率也不高,雖是為了孩子考慮,卻完全忽略孩子內心的渴望和現實。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文章開頭說的高考倒計時,王勝男甚至做了一個牌子掛在家裡,時刻提醒這家裡的每一位成員。王勝男其實代表了很多媽媽,希望孩子能夠享受最好的,至少比自己要好。

只是我們在給予孩子的同時,還嚴格要求孩子,強迫他們變得更好,我們才放心。但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化,是交流與理解。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溫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也懂教育。


“貓爸”是平衡家庭的關鍵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家庭裡要想平衡,肯定有一個人要服軟。在絕大多數家庭,爸爸常常是可有可無的“配角”,《少年派》也不例外,爸爸林大為在家中充當了“貓爸”的角色。面對暴躁的老婆、叛逆的女兒,他夾在中間進退兩難多數時間則扮演夾在母女間的調和劑,忙來忙去兩邊開導從中周旋。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作為家中的“和事佬”,在林妙妙在學校收到打擊後,林大為站在學校大門外“探監式”的看望女兒;在林妙妙考倒數第一的時候,林大為會搶著去開家長會;在母女二人爭吵後,他會帶著林妙妙吃烤串談心,並且承諾考試及格的話給妙妙物質獎勵,化解母女間的矛盾;也會跟“虎媽”王勝男談心,說“別老是用否定和責備的語氣和他說話 留給你和孩子的獨處時間不多了”

這樣的話,讓她反省一下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方式。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當遇到“文理分科”等重要事件時,林大為也會堅定地站在林妙妙這邊,先支持女兒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選擇。然後再去用“學文科比學理科安全”“領導都是學文科的,你們學理科再好也是歸文科領導”這些理由開導妻子……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貓爸”林大為聰明在會平衡家庭,在嬉笑怒罵、雞毛蒜皮的日常碰撞中,平衡好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家庭教育中,沒有孰強孰弱,沒有聲音高低,父母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大家的重要性是一樣的。在教育環境中,孩子、父母和教育者各司其職,彼此尊重信任,才能達成合作,促進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也需要長大

“虎媽”也好,“貓爸”也罷,歸根結底都是源於對孩子的愛。都說關心則亂,嘴裡不停叨叨,離開就滿滿的思念。從吃飯、學習、睡覺,孩子的每一樣都放在心裡,掛在嘴邊。女兒林妙妙入學第一天夫妻二人開始失眠,王勝男儘管拿起書打發時間,卻一點兒也看不進去,跟丈夫林大為說家裡安靜得有點嚇人,林大為跑到女兒房間才睡著。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更誇張的是,女兒不在家,王勝男連晚飯都懶得做了,一個人坐在窗前看夕陽。丈夫林大為催她做飯,她看到空空的垃圾桶,說女兒不在家垃圾都少了。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可這種愛女兒林妙妙到底認不認可呢?

就像你在劇裡聽到的那樣,別的同學在學校第一晚沒睡好,是因為想家。林妙妙也沒睡好,但她是因為太興奮了,終於脫離了媽媽的魔掌。回到家因為實在忍受不了爸媽對她的詢問和“控制”,說出了:“可我不是你的全世界啊,你除了我,大千世界還有很多值得你關注的事,你怎麼就盯著我不放啊?這就是獨生子女的痛苦。“

《少年派》抄襲了我的高中生活,我看到了當代父母的樣子


正如《少年派》中爸爸林大為所說的“與其是我們陪你,不如說是讓你多陪陪我們”,這就有了情感之外更深刻的意味:所謂成長,與其說是父母對孩子單方面的“指引”,不如說是父母和孩子相互賦能、共同經歷的過程。

不得不說,這劇太真實了,它上演的就是你我曾經的故事,它在拋出問題的同時,也在無形之間給了我們回答。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為人父母無論多麼愛孩子,都沒有能力和時間陪他走完人生的下半場。

真正愛孩子,是給他以獨立的人格和力量,讓他能接管自己的生活。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懂得體面退出的愛,父母對孩子最真切的關懷,除了手牽手,還有放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