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随口写下半首绝句诗,400年来无人敢补,朱元璋:这有何难

说起开国皇帝,人们总是会想到他们开疆拓土、逐鹿天下的形象,而除去南北朝及五代十国等混战时期,开国皇帝们彼此之间是很难有交集的。今天子渊就为大家介绍两位著名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的趣事。二者之所以有交集,还是因为一桩颇为文雅的事。众所周知,唐宋时期非常流行吟诗,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达官贵人,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随口吟上一两首,堂堂皇帝当然也不例外。

赵匡胤随口写下半首绝句诗,400年来无人敢补,朱元璋:这有何难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军官家中,年纪轻轻地就加入了军队,参加了后周与南唐和契丹的众多战役并立下了很大的战功,最后成为了后周的禁军首领。战争结束后,人们发现赵匡胤命令士兵在马车上放置几个大型木箱。他们立即报告后周世宗柴荣,说他已经私下贪图民脂民膏。柴荣知道后很生气就去找赵匡胤扣下他的箱子,打开后一看里面都是书,赵匡胤还说自己被封为禁军首领怕胜任不了想多读点书,这把柴荣哄得那个感动,今后更加重用他了。

赵匡胤随口写下半首绝句诗,400年来无人敢补,朱元璋:这有何难


有一次恰逢中秋,赵匡胤与众臣一起赏月,看到圆月,赵匡胤诗兴大发,于是便吟出两句诗。这两句诗就是“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大臣一听,这两句诗不错,于是纷纷称赞。我们也知道写诗是需要灵感的,大臣一拍手称赞,这个赵匡胤的灵感就没了。拍完手之后大臣等着赵匡胤吟出下两句,却不曾想他憋了半天,也没想出下半句。这个时候聪明的大臣赶紧说,这两句诗绝句,没有下句。大臣也懂什么意思,于是便纷纷符合,这才给赵匡胤台阶下。

赵匡胤随口写下半首绝句诗,400年来无人敢补,朱元璋:这有何难


一直过了400年之后,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知道了此事,对出了下半句: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相隔400年的两个开国皇帝,因为这一首诗,就有了联系,而且,当时朱元璋听说了这首诗之后,直言上半句太简单了,所以,他就对出了下半首,你认为谁做的诗更胜一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