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胡適的北大哲學課》讀書筆記整理而來。
戴震,生於1724年。清初名望較大的學者都已去世了,留下的只是若干弟子傳學。戴震是從江永處受學。江永是個大學問家,精通三禮、步算、鐘律、聲韻等。我們看戴震的書,其治學方法除了沿襲江永之外,更是顧炎武、閻若璩等人的嫡傳。
《孟子字義疏證》和《原善》是戴震的兩部哲學著作,從思想內容來看也受到了顏李學派的影響。戴震望作《顏氏學記》曾經提到過,戴震的學說是根據顏元而暢發其旨。由於顏元早已去世多時,據考戴震和顏元學說之間的媒介,應當是程廷祚。
戴震在三十二歲入京之前,還不曾排斥宋儒的義理之學,那個時候還不曾擺脫江永的影響。在他1756年到揚州以後,收到顏李學派的影響。這時候他的態度開始明顯了:漢儒訓詁不免“有時附會”,宋儒的義理原來是“恃胸臆而斷之”,戴震批評宋儒是:以及之見硬坐為古聖賢立言之意,導致大道失而行事乖。
為了肅清宋儒主觀臆斷的學風,清代文人提出“漢儒去古未遠”的觀念,提倡向漢儒學習。戴震深知宋儒之不可靠,但漢儒同樣也是不可株守,所以學習必須“空所依傍”,要用“平心來體會經文”。這是戴震不同於其他清儒之處。清代的經學大師,往往誤認為回到漢儒便是止境了。戴震所主張的“空所依傍”是其他清儒絕不敢說的。而空所依傍,目的正是為了“唯求其是”。
戴震以“名道”、“聞道”為目的,在他看來,“道”有兩成意思,一是天道,二是人道。天道即是天行,人道即是人行。戴震所主張的“天道”是一種自然主義的觀點。道是“化之原”,是“化之流”,前一句說的是“道”是萬物生髮的源頭,後一句說的是“道”是萬物變化的條理(規律)。
戴震的“天道觀”總結起來,可以大致總結為三條:一、天道即氣化流行,二、氣化生生不息,三、氣化的流行和生生是有條理的,是有必然性的規律的,而不是隨機的。這是一種全新的宇宙觀,不同於宋儒兼說動靜,實則側重於靜的宇宙論。
戴震也兼說動靜,但是他側重於動,且看重動的規律性。在他看來,靜並不是單純的存在的,而是動的另一種形態,靜是動的潛藏驅動力,是“藏儲用”。正因為整個宇宙都是動的,而且動是具有規律的。戴震開始深入研究算術、天文、曆法,他深知天行有常,而這種常是可以被測算出來的。
閱讀更多 國故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