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大家好,我是图南北杨,欢迎大家阅读旧闻连报第4期第4刊。

在西周经历了长达十四年没有王的共和时代之后,逃出宫外的周厉王在外病死,因此,太子静在朝臣的辅佐下继承了王位,史称周宣王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可能这位周宣王经历过国人暴动的事件也是把他给吓着了,因此,他继位之后励精图治,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些归于国家的山川河泽解禁,毕竟他也害怕自己被驱赶出国都,这个消息一经宣布,百姓更加觉得这个王真的是太好了。

百姓的这个情境很容易理解,毕竟之前的王滥杀无辜,而这个王还给了他们原本的利益,两相比较,这个王还是相当好的。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果然国家的生产力也就上来了。

除了这件事外,周宣王还积极率兵平定西部犬戎的进犯,一连几次战役下来,成功的将犬戎打退,使他们再也不敢率兵西下,侵扰边关的百姓。而且在这次的战斗中,他还将表现勇猛的人封为诸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将自己的弟弟公子友封到“”,将自己的舅舅封到“”,关于郑和申这一块暂时先放下,之后会讲到。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周宣王由于积极平定外部动乱,并且还鼓励百姓生产,将国力大大提升,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宣王中兴”,但是,这个所谓的中兴也改变不了周朝死气沉沉的事实,毕竟积弊难改。

但是晚期的宣王开始听信小人的挑唆了,变得异常昏庸,竟然擅自干涉鲁国的王位传承,当然,宣王作为天子,是所有诸侯国的“老大”,他说的话诸侯国也都会听,更何况鲁国是当初武王弟周公旦的封地,那是最重视周礼的地方,如果宣王能够提出正确的意见也算不上插手别国内政,但是他的建议真的是让人难以听从,宣王居然让鲁国国君废嫡立庶、废长立幼,这无论是从道理还是法理都解释不通的,但是鲁侯因畏惧周天子权威不得不立幼子为嗣,从这一刻起,周王率先打破了周礼,打破了宗法制,同时也打破了维护周朝天下的根基。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但是最让他留下骂名的就是当时的千亩之战,本来已经渐渐昏庸的宣王还想彻底将反叛镇压,由于反派实力较强,因此,宣王将精锐全部派到战场,千亩之战,周军大败,精锐尽丧,而这也让本身日薄西山的西周也更加气息奄奄。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其实一个帝王假设他能活六十岁,去掉前二十年不懂世事认真学习,再去掉后二十年昏庸无能,只要他中间的二十年能够一心为民,不发生大灾祸,就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当然,按照这种算法,宣王这个帝王做的还可以。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不过,在笔者看来,周宣王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他的父亲因为自身的享乐导致第一次的国民暴动,而正是因为这场暴动,导致周王在百姓中的形象大大下降,同时周王的威信里也几乎丧失殆尽,毕竟在国人眼中,这个王我们可以随时推翻。


国人暴动后的周宣王真的是位明君吗?不,他只是一个可怜人

因此,这样的物象在百姓脑海里出现的时候,就证明这个王位坐起来就不能随心所欲,完全追寻本心玩乐了,因此,宣王在继位之初就做了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重新树立起国人对于王的信心,但是人生苦短,谁又不想好好的享乐一番,这样的想法有了,身边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奸臣,而贤臣也就被迫远离,有了所谓的奸臣出现,那么王就可以受到奸臣的挑唆而做某些不符合明君作为的事情。

当然,这也是历代所谓的昏君,罪过都不在昏君,而在旁边奸臣的缘故吧

但是笔者说“可怜”的意思并不是指这个,而是周宣王摊上一个不靠谱的爹,顺便还摊上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儿子,那么他的儿子怎么不靠谱呢?我们下次再说。

感谢您阅读旧闻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