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马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身份相近更利于沟通

孔子在一次外出旅行时经过一片庄稼地,由于一匹马没有驾驭好,吃了老农的地里的青苗。老农看见这一群读书人不是很顺眼,就把他们的这匹马扣留了下来。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贡的自告奋勇去解决这件事,子贡这个人以能言善辩著称,他觉得他有把握把这件事情摆平。子贡说出了几条马吃到庄稼的理由,又向老农说了许多道歉的话,老农却没有把马归还的意思。老农说,“你的马吃了我的庄稼你还有理了,你跟我讲那么多道理是在教育我吗?你没有诚意,你的马我不能还给你!”子贡我可奈何的回来了,并把情况跟孔子做了汇报。

孔子与马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身份相近更利于沟通

孔子说,一个听不进进别人的话就如同野兽不会认为贵重的祭品是一种享受,就好比鸟儿听不懂美妙的音乐一样。孔子的话就是高明,这是在变着法在安慰子贡吗?那时候还没有“对牛弹琴”这歌词语,要不孔子一个词语就把话说明白了。孔子想了想,就把马夫派去和老农交涉。

马夫夫见了老农就说,老哥你好呀,你家的地也不是在东海边上,咱家的马也不是在西海溜达,这马是个吃草的畜生,它从你的庄稼地路过,他怎么会不吃你的庄稼呢?老农听了马夫的话哈哈大笑,就把马还给了马夫。

这个故事说明面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我要说的是身份相近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沟通,因为他们的心理距离拉近了。

孔子与马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身份相近更利于沟通

我再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小王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建筑工地上做见习监理,刚开始工人们根本不听他的话,他请教问题也没有人好好跟他说。他很苦恼,就请教一位同行业的师哥。师哥告诉他,工人们这是“欺生”,因为他们觉得你和他们不是一路人,通过排挤你找到他们的优越感。师哥也传给他了一些“小窍门”。小王听了师哥的话,吃饭的时候和工人一样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就吃,渴了有时也喝自来水,也学着大声的讲话,不顺心时也讲粗话。他在工地上交代任务的时候他也不再客客气气,看别人那里做得不好就直接指出来,请教问题的时候恭敬有加,自己不抽烟就把偶尔得到的香烟散给大家,自己偶尔也给工人们讲个老司机的段子,一段时间以后,小王就和工人们相处得非常和谐了。因为工人觉得他身上少了“大学生”的气质,多了他们身上的样子。

孔子与马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身份相近更利于沟通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脾气和身份相近的人在一起才容易相处,相似的东西在一起才会显得画面和谐。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不认识的小孩很快的玩在了一起,喜欢在一起聊家常的是清闲的大妈,公园下棋的多是一些大爷,跟有钱人在一起玩的多是有钱人,这就是现实。

孔子与马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身份相近更利于沟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身份相近的人他们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他们交流和交往起来才会愉快。身份相近的人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这样就有了良好沟通的前提。如果你到国外,听到有人说中国话,你就会留意;如果你在外省见到老乡你就会觉得很亲切;你见到陌生人如果长相象自己的亲人,你就有想了解他信息的冲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是因为我们内心需要别人的认同,而对身份相近人的好感就是对自己认同的潜意识的反映。

孔子与马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身份相近更利于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