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指望你儿子吧,17岁少女喝药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还是比较严重,八十年代的时候计划生育正是严打的时候,很多家庭依旧会冒很大的风险生个儿子。

我也是八十年代的孩子,父亲是长子,作为长子长孙的说法,我的出生并不讨奶奶喜欢,所以母亲躲躲藏藏生了二胎弟弟。随着弟弟的出生,家里的长辈总是会说“大的要让小的”,总是偏心弟弟。

以后指望你儿子吧,17岁少女喝药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我的高中同学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母亲丢了工作生下的老二还是个女孩,所以云并不讨母亲欢喜。姐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父亲因为没有了工作也一直在广州打工,家里就是母亲带着云和弟弟。云很争气,成绩很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重点班,那会云的弟弟还在小学。

但是因为云的出生让母亲没有了工作,云又是女孩子,母亲对云似乎有怨气。但是对弟弟却极其偏心,有什么好吃的都会优先给弟弟吃,云在家里没有少受到冷落。

高三的时候学习比较紧张,我们早自习过后有半个小时的早餐时间,由于云的家里比较远,回家里吃饭会赶不过来上第一节课,所以云和母亲说在外面吃。但是云的母亲觉得云是乱花钱,心情好的时候就给几块钱给云,心情不好的时候云就饿肚子。有时候云的弟弟做错了事,云还要挨打,有几次我们都看到云青一块紫一块的来上课,老师问她,她也就是哭,说是母亲打的。为了这件事,我们学校领导还去过云激励,和云的母亲沟通过,但是无济于事,隔一段时间云还是依旧会挨打。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刚刚过完年不久,已经开学,却不见云来上课。因为和云家里离得不是很远,我本想去打探一下怎么回事,还没到她家门口,就看到云一家人在客厅哭泣。我小声问邻居怎么回事,邻居说,前几天,云和弟弟起了争执,母亲看到之后不分青红皂白,把云骂了一顿还打了她,还说不让她读书,好像就是这事吵得很厉害。

吵架之后云出去了很晚才回来,回来她母亲还说她又死哪里去野了,他不回应也不吭声,母亲又叨叨了几句。谁知道,晚上云想不开,拿起家里的农药喝了就去睡觉,等家里人发现的时候人早已没气了,叛旁边还留着遗书。云的母亲后悔莫及,可是再怎么后悔云也回不来了。

如花四季的云就这样香消玉殒,云的成绩真的很好,可是却如此想不开,在熬一熬上了大学不就好了么?

以后指望你儿子吧,17岁少女喝药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生下了二胎,让孩子有个伴,但是”大的总要让着小“的错误思想,偏心对待孩子,会导致孩子之间的感情受到破坏,有时候还会导致悲剧的产生。

1.

不管大小,孩子都需要平等对待;平等对待孩子,才是正确的教育。云正是因为母亲的偏心,才会和母亲赌气喝药,导致身亡。不光是她的家庭,很多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也有偏心,我的两个孩子,有时候小的哭了,也会问大宝是不是打了妹妹或者怎么样。我想我应该需要自我反思,不公平对待孩子,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以后指望你儿子吧,17岁少女喝药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可面对两个孩子相处的一些琐事,许多无奈接踵而来,很多时候上班已经很累了,回到家里两个孩子还争吵打闹,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开口就想训人。那么该怎么让两个孩子和平共处呢?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玻璃心,偏心严重总是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深深地阴影。曾经有一段时间小宝哭闹我就会训斥儿子,“你怎么不带好妹妹,妈妈工作个很累了,回到家里你要帮妈妈分担,带妹妹玩”。我只知道我很累,可是我忽略了他也还是个孩子,儿子曾经一度赌气说我只喜欢妹妹不喜欢他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与关爱,不能因为偏爱让孩子觉得原来自己那么不讨人喜欢。我们不能上来就批评大的,应该耐心引导大孩子,让大孩子有“大哥哥或者大姐姐”的自豪感;多留一点空间给两个孩子,不要事事都插手,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对待两个孩子要一视同仁,当两个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不要刻意去批评哪个孩子,要从中进行引导,让两个孩子交流,从而化解矛盾。

2.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小的哭了,下意识就会认为大的欺负了小的,就会先问大孩子怎么回事,一旦开口了,大孩子就会觉得我们偏袒小的。我们可以问事情的起因,但是不能上来就骂大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的妈妈,一定不是位合格的好妈妈,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都比较弱。


以后指望你儿子吧,17岁少女喝药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我们生活中很多类似的情况,《都挺好》中的苏明玉的经历其实和我同学云很相似,但是苏明玉扛过来了,云没有抗住这个压力。现在很多孩子很小年纪就要承受很多压力,孩子的压力往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

我们一边要求他们要好好学习,一边还要求他们要带好弟弟妹妹,学习不好要挨骂,弟弟妹妹哭了也要挨骂。我们在公平对待孩子的时候,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抗住压力?

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中写道,“磨炼抗压力,不仅是为了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在受挫后也能保持坚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幸福’。不怕失败、不断接受挑战的孩子,每次都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从而拥有一个充实而又有价值的人生。抗压力如同开启孩子幸福未来必备的一把钥匙。”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要适当的表扬孩子,但并不是只是从结果上表扬孩子“你很棒”,我们可以从事情的过程中去发掘孩子的进步,丰富我们表扬孩子的语言,但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要持之以恒。

我们一生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如何让孩子有个乐观向上的精神。首先我们要从内心上肯定孩子,千万不能上来就打击。善于倾听孩子才能找到发泄口,才会和你说,当孩子什么都不和你说,我想及离一个失败的父母也不远了。


以后指望你儿子吧,17岁少女喝药自杀,留下一纸遗书


每一个孩子在父母心中都应该拥有相同的地位,公平对待,正确培养,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