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增选院士,本、硕、博教育经历大起底:北大、清华不在前三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最终名单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尘埃落定!中国科学院共选举产生了64名中科院院士和20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75位工程院院士和29位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9新增选院士,本、硕、博教育经历大起底:北大、清华不在前三

2019新增选院士,本、硕、博教育经历大起底:北大、清华不在前三

结果出来的当天,小编就马上为大家推送了中科院院士名单,但是,怪小编消息不够灵通啊,刚推送完就看到工程院的公布结果。无奈没有为大家第一时间更新资讯,小编在此致歉!今天,为了弥补过失,小编整理了本年度"两院院士"的工作单位以及本科、硕士、博士的毕业院校,一起来看看"院士与高校那些事儿"~

"两院院士"是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是我国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他们是各自领域内顶尖的资深专家,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对于本次院士增选名单中的新晋院士们,有多少来自高校呢?又都是来自那些高校呢?一起看一下:

2019"两院院士"工作单位

2019新增选院士,本、硕、博教育经历大起底:北大、清华不在前三

整体来看,共有74位院士来自47所高校。而数量居多的,大部分还是顶尖名校,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实力名校还是颇具优势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居前三,分别有7位、6位、4位院士来自这三所高校。恭喜这三所院校又添数位学术"大佬",在科研力量与人才建设上,无疑是增加了不同程度的强力助推。

紧接着后面是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各有3位院士。都是理工类院校,还是致力国防的强校,院士数目的增加,对于以后国防建设的助力将会大大增强。

2019新增"两院院士"本硕博毕业院校

此外,各大高校教育培养出的院士校友人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2019新增选院士,本、硕、博教育经历大起底:北大、清华不在前三

从新晋院士的毕业院校统计结果看,小编要吹一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千人一院士"果然不是盖的!院士中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有10人,一骑绝尘,力压其他国内顶尖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生人数向来不多。据2019年新生大数据显示,今年学校招生仅1800人。在学生人数远少于其他同层次院校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高比例的校友增选院士,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之高可以想见。

吉林大学的本科校友人数8人,排在第2,这个数字同样不差;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有7人,北京大学有5人,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有4人。

前列的高校中,几乎"清一色"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独独一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与众多一流大学比邻。西电在业界的口碑一直不错,学校的综合实力也是有目共睹,此次院士增选有这样的成绩也足以说明问题,希望下次能在"新增院士工作单位"的统计中见到西电的名字。

提起西部、东北这些"偏远"地区的高校人才,很多人都会带着"不甚惋惜"的态度:人才缺失、人才外流等词语可能层出不穷,但回看统计信息,还是位居前列的高校中,东北地区的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部地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这些高校都为自己所在的地域正了名。

"双一流"大学占据主导,但非"双一流"也是有一席之地。江西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26所院校,都有着不同数目的本科、硕士、博士校友当选本年度"两院院士"。

2019新增选院士,本、硕、博教育经历大起底:北大、清华不在前三

培养人才不易,培养出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更是艰难。院士光鲜亮丽的荣耀头衔背后,是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也是众多学校的努力。不管怎样,院士的"诞生",对于整个学术领域来说,都是一种福祉。

关注"在言高校",get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