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五月徒傷悲,六月徒傷悲……

天一熱起來,“減肥”的口號聲就會被叫得無比嘹亮。減肥,簡直是女人畢生的事業——當然,如今這個範圍也逐漸向男人圈擴張,也許在物質文明無限發達的將來,控制體重就會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奮鬥目標之一。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不過,就算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因為人群的不同,也還是有著不同的標準。

像我們普通人,減肥是一種自覺性行為——畢竟肉長在誰身上是誰的苦惱,與他人無干。再陰暗一點的話,甚至可以成為檢驗塑料姐妹花感情的一個標尺:如果電子秤告訴你你胖了十斤,而你的好閨蜜卻說“不,你一點都沒胖”,那她暗戳戳地捧殺你的意圖便可實錘了。

而對於演藝圈人士來言,只要出道時沒有被定位成以肥為美為特色的“人設”,那麼似乎就要一直奔走在“瘦一點,更瘦一點”的路上,身體上每一兩多長出來的肉都是罪大惡極的。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就在前幾天的戛納紅毯上,便有兩位大美女因為不小心暴露了“有肉”的真相而被網友冷嘲熱諷。

一位是剛被賭王公子何猷君大張旗鼓求了婚的奚夢瑤,另一位則是年輕的金馬影后馬思純。

奚夢瑤自打去年在維密秀上摔了一跤之後,就變成了招黑體質,不論做什麼都會有人跳出來噴口水。這次也不例外,明明還是優秀於99%的身材,卻因腰上一條略厚的皮脂而被指責“越來越不專業”。超模嘛,也許對於身體管理有更嚴苛的要求,咱們不懂,不敢妄議,吃吃瓜便罷了。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至於馬思純這小姑娘,攤上紅毯“生肉”照流出這事倒真有點冤。

馬思純從來都不是骨感美人,她肩寬體健,扮演的角色多是少女,扮相頗有幾分英武之氣。可是當她離開角色,以真實的樣子出現在鏡頭裡時,習慣了精修圖審美的人們卻驚呼起來:她真人怎麼這麼胖,看她的腰多粗壯,胳膊那麼圓,膚色那麼暗……

那一刻,人們忘記了嬰兒一般豐潤的面頰有多麼可愛,西方雕塑般豐滿的軀體有多麼誘人,所有的形容詞都退位,只剩下一個詞湧向馬思純:fat!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平心而論,現在的女演員們胖又能胖到哪去呢?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出現在鏡頭裡的形象比真人是要顯胖一些的。所以屏幕上正常體態的女演員比起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還是苗條的,至於屏幕上看起來就很瘦的演員,生活中簡直就是紙片兒人了。

而演員們為了保持上鏡好看的紙片兒身材又是怎麼做的呢?

也是最近的一個例子:最有國際影響力的女演員章子怡,面對一碗泡麵,只吃了四口便讓助理拿開。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這段視頻獲得網友高贊,紛紛稱其出道20年身材沒有一絲走樣,全要歸功於她的高度自律,堪稱業界楷模。

類似的娛樂花邊報道多到不勝枚舉。藝人們,每天只吃一個蘋果的、三餐只有清水煮芹菜的、減肥減出厭食症的……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講真,像我這樣一個以奉美食為人間正道的吃貨,看了只覺得心疼心酸。

試想,20年裡,連一頓飽飯都不敢吃,更別提敞開肚皮吃燒烤、涮火鍋、喝奶茶什麼的,那該有多麼可憐多麼委屈,那要錯過多少幸福到昇天的瞬間。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在演員是不是該一味追求瘦的討論中,最常被提及的一個詞是“職業精神”。

大概意思就是,演員們要呈現給大家出最美好的形象,並因之獲得高額回報,就該對自己狠一點。

可在我看來,像鄧超那樣為了拍《影》而短期減重40斤,是職業精神的體現;像蔣雯麗為了演好王彩玲,增重20斤,也是職業精神的體現;像阿米爾·汗那樣,為了拍《摔跤吧,爸爸》,一會兒瘦一會兒胖,也是職業精神的體現。

在工作的時候,能把自身形象調整到與角色相符的最佳狀態,這是值得褒獎的,

但!

是!

工作之餘的私人空間,為什麼不能對自己的身體寬容一點溫柔一點兒呢?畢竟,一個人所有的聲望財富理想,都要寄居於這具身體的嘛。善待它,讓它感覺放鬆,才是最正確的啊。

寫到這裡,突然非常懷念上世紀的最後二三十年,那時出現在熒屏中的那些面孔,張瑜、陳沖、劉曉慶,包括更晚一些的寧靜等,這些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哪一個不是紅潤潤的大圓臉?記憶中的她們,沒有錐子臉,沒有紙片兒身材,更沒有精修過的照片,卻依然美麗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可憐,章子怡都不敢吃的第五口泡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