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钱币造假,是危害市场环境的最大毒瘤,今天咱们就来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的造假工序!

虽然随着工艺技术革新,造假分子现在做出的银元在市场上真假难分,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只要跟上造假者的脚步,鉴别真假不会太难!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大吨位的冲压机

早期假币压力不足带来的鉴别特征,如今已经被造假者解决,从银元的制假工艺来看,主要分两个阶段:翻砂和数控。

从2003年开始,造假技术转为数控机床翻砂模具,然后用小型冲压机冲压造假币,外表难留痕迹。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但无论是浇铸还是开模后冲压,翻砂阶段唯一变化的,只是材料配比。

早期用黄铜翻砂,假币颜色非常容易区分,后来变为铅锡、白铜、合金、真银等,目的是使假币成色更接近真币。

现在最常见的是白铜翻砂版假币,非常容易区分,我们常说这种是“一眼假”。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翻砂版假“坐洋”

翻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砂眼,模具上会留下翻砂的颗粒,反映在假币上就是密集的小凹凸,呈现出麻子脸的感觉。

数控就是电脑扫描真币,通过数控机床,采用电火花技术开模,做出的模具精度比头发丝还细,完整还原真币一切细节,再加上真银材料,制作出的假币足以乱真。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面对这样的假币,我们就毫无办法了吗?当然不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有其特点,了解这个特点就能找出鉴别的方法。

下图这三枚三年大头银元,头像相同部位都出现了一摸一样的“伤痕”,必定有假。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不过这并不能完美解决鉴别假币的问题,我们还要看其他特征。

电火花电脑雕模的特点是不在一个平滑面,它是靠火花把钢模的图形一点一点蚀出来的,它的面是一个一个的小凹坑,像点阵喷绘一样。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这枚川陕苏维埃银元假币的放大图,币面有均匀点阵感


然后是字口,人工雕版的真币,字面平整,边缘挺直,边缘向下过渡的圆弧角很小,甚至几乎没有。而电火花雕模的假币,字面却像馒头一样中间凸出来,边缘成圆弧状向下过渡。

看下面这张图里的三年大头银元,仔细看字面对比,“造”的走之旁那一撇,最明显!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造币总厂库平七钱二分的对比图: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假币没有大吨位的冲压机,除了字面特征外,龙口、龙鳞处还有压力不足、成像模糊的特征。

不过造假者也在不断进步,不断跟踪市场动态,去改进自己的工艺,现在已经有造假者开始在电火花开模后,增加人工修模的步骤。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粗制滥造,怎么可能没有破绽!

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银元假币放大图

造假者通过手工雕模,把电火花泡修掉,币面不再呈现点阵分布的小坑,这种最新的高仿假币,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已经很难鉴别了,只能靠100倍以上的放大镜,查看字口笔画内的雕刻痕迹辨别。

古钱币对于国家与民族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古钱币的价值不光是表现在其金钱价值上,我们更应看中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抵制造假分子,只有拿出我们的火眼金睛,才能让造假者们无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