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寶貝長關鍵期

很多家長在瞭解早教,或者給孩子選擇早教課程的時候,總是聽到老師提起關鍵期的概念。模模糊糊的知道這應該是個很專業、很高深的詞彙,也覺得關鍵期對孩子教育應該很重要。

但是到底什麼是關鍵期?

為什麼那麼重要?

關鍵期與早期教育到底有什麼關係?

關鍵期的概念源於奧地利生態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在研究小動物發育的過程中提出的“刻板印象”。

小動物在出生後一個短時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種本能的反應,他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其中一個是小鴨子。剛剛出生後的小鴨子在出生後0--7個小時,如果看到鴨媽媽,接近鴨媽媽,它就會認識自己的媽媽,如果在出生七小時之後才把小鴨和鴨媽媽放在一起,小鴨永遠不認識鴨媽媽了。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勞倫茲的一幅畫,就是他的身後跟隨著一群小鴨子,因為在出生後七小時內小鴨子看到的是他,就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媽媽。

勞倫茲還做過一個老鼠的實驗,中國的一個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很多人認為老鼠會打洞的機能是天生的,勞倫茲就觀察出,老鼠在出生後一個月是挖洞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把老鼠放在平面的水泥地板上,或者用籠子吊起來養,一個月後再把它放到泥地裡,它就不會挖洞了。

關鍵期理論證明在動物或者人類的早期發展中某種機能的獲得都是有關鍵期的,如果在關鍵期受到了適當的刺激,就能夠輕鬆高效的獲得這項能力,如果錯過了關鍵期,那麼這種機能將會退化甚至封閉,以後即使花再多的精力和時間也很難彌補。

視覺的關鍵期

意大利有一個著名的醫學事件,一個剛出生的小男孩兒,一隻眼睛因為出生時在母親產道中被感染了一些炎症,所以醫生為他矇住了這隻眼睛進行繃帶纏繞治療,兩週後打開,腦內相應的神經細胞發生了萎縮,導致他終生失明。

還有一個著名的盲貓實驗,出生後四到五天縫合住小貓的眼睛,四個月放開後,小貓不再具有視覺功能,在電鏡下觀測,小貓神經細胞萎縮消失,突觸減少,說明這段時間是貓獲得形狀和色覺的關鍵期,在關鍵期之後再將貓的眼睛縫上,貓則不會變盲了。

0-6歲寶貝長關鍵期


因為孩子剛出生時是對光線感知的敏感期,所以我們只會給小嬰兒看黑白卡,並不是孩子只喜歡黑白色,而是嬰兒關注的是光線與黑暗的交際處。等到嬰兒三四個月以後開始了色彩感知的關鍵期,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寶貝看彩色的物品了。

語言學習關鍵期,是在2--3歲以前

例如耳聾的孩子,如果在一歲之內被發現了,並佩戴助聽器,他就會聾而不啞,學會正常的發音,如果在一歲以後才開始採取措施,孩子學習發音就會很困難。

這也是我們在早期教育中為什麼一直提倡要多和小嬰兒說話,不要認為他聽不懂不會說而少說,反而這個時期孩子對於語言的吸收性非常強。

0-6歲寶貝長關鍵期


後來,心理學家將這類研究借用到兒童早期發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問題。如2~3歲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5歲是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等。

本傑姆•布魯姆也認為,5歲前是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從初生到4歲,是人的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智能發展有其關鍵期,抓住關鍵期進行科學、系統的教育是培養智力結構的重要一環。

您的寶貝處在哪個階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