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產業振興,基礎建設是關鍵。近年來,橫山區實施寬幅梯田工程,並將其列為“一號工程”, 率先在全國走出了一條振興鄉村產業、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全面小康的的高質量鄉村振興之路。

基礎是保障

橫山是傳統農業大區,農業人口占比高達82.7%,而全區典型的風沙草灘和黃土丘陵溝壑地形地貌,既造成水土流失嚴重、農作物廣種薄收、農田棄耕撂荒,更制約著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發展。

立足於此,橫山區委確立了“綜合整治、整村推進”的總體思路。以修建高標準寬幅梯田為突破口,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突出產業興旺和生活富裕,統籌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以提升產業質量效益為主攻方向,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永恆主題,加快構建山地蘋果、名優小雜糧、特色馬鈴薯、設施農業、人工種草的戰略佈局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實現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據橫山區產業辦主任王久國介紹,橫山區2016年啟動寬幅梯田建設工作,2018年提到了區委一號工程戰略地位,每年實施10萬畝,預計到2020年三年機修高標準寬幅梯田30萬畝。

2016年-2017年,全區共機修寬幅梯田20662畝,受益68村41122人。據初步測算,年可蓄留雨水55.1萬m³,年攔截泥沙10.6萬噸,受益項目區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

2018年,橫山區新修高標準寬幅梯田10.4萬畝,涉及167個村組。據初步測算,年可蓄留雨水277.4萬噸、攔截泥沙53.7萬噸、截留土壤有機質4097噸、氮磷鉀等肥料81噸,項目區人均年收入可提高2200元左右。

“受自然條件所限,橫山區的很多農田難以讓農業機械有所作為,只有通過建設寬幅梯田來改變農業機械的作業環境。”王久國說,根據調查,在寬幅梯田上施肥效率是坡地上施肥效率的6倍,機械翻地效率是畜力翻地效率的22倍,玉米機械播種效率是畜力播種效率的12倍;梯田上機械收穫效率更是成倍增加。“可以說,修好寬幅梯田就給農村的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產業發展強

“過去沒有寬梯田,村子土地水土流失嚴重。一頭黃牛三口人,勞累一天種三畝,天不下雨無收成。”黨岔鎮北莊村村支部書記陳登業如是說。如今,大塊的山坡地成了大面積的寬幅梯田。去年村裡僱傭兩臺旋耕機將整出來的寬幅梯田進行深耕播種,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自從修好梯田,各種農機都能用,一戶人家一天種二十幾畝地一點問題都沒有。”陳登業說。

南塔辦事處李家崖窯村是全區第一個發展寬幅梯田的,2015年就修了100畝,全部用來栽植山地蘋果,到今年可以零星掛果。村黨支部書記陳長生說:“今年還要新修710餘畝寬幅梯田,在山地蘋果的基礎上,再發展中藥材和紅蔥產業。”

南塔辦事處高圪墶村,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市農業局結對幫扶工作組入駐後,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展開了一系列建設工作。已經新建高標準梯田1800畝,新栽山地蘋果1000畝、核桃1000畝。

村裡的脫貧示範戶封偉說,去年自己在35畝梯田上栽下了蘋果樹,又在果樹下套種了一些雜糧,“雜糧的收成比我過去種地的收成都好,我還養了58只羊,今年就能出欄,比出門在外打工強。”

在高圪墶村黨支部書記姜立英眼裡,寬幅梯田實實在在讓農民看到了好處和希望,“今年打算再修1200畝梯田,然後給我們村的梯田把水的問題解決了,給栽的果樹都把防雹網安上,再發展一些中藥材種植和大棚,讓我們村的產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梯田鋪出致富路

“修好寬幅梯田,農機都能用上,產業發展選擇多了,農民增收的路子更寬了”。橫山區黨岔鎮北莊村帶片幹部王博高興地說。

“橫山羊肉”遠近聞名,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也是橫山區農民穩定增收和貧困戶脫貧的重要產業。“有了寬幅梯田,羊的飼料都不愁了!”這是記者在趙石畔鎮杜羊圈村採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據村黨支部書記周玉明介紹,杜羊圈村歷來有養羊的傳統,近年來在堅持以養羊為主導產業的前提,積極爭取各類土地整理項目,目前全村寬幅梯田面積達到9000畝,加上近幾年建設的高抽水泵站,徹底解決了田地灌溉問題,這就促成了杜羊圈村的糧食產量成倍增加,羊子養殖數量大幅提高。

近年來,橫山區以高標準寬幅梯田建設為依託,新修梯田全部實施機耕深松,提高旱作農業發展,採取農戶自主經營和合作社(企業)共同經營兩種模式,選種雜糧、果樹、飼草、中藥材等適種作物,大力發展“一羊兩豆一果”特色產業,並廣泛推廣旱作農業技術,同時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延長產業鏈條,使寬幅梯田建設真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基礎和振興鄉村產業發展的希望。目前,已建成多個標準化蘋果基地、萬隻養羊村、中草藥示範村和規模化雜糧基地。

如今,高標準寬幅梯田建設項目在橫山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進行。2018-2020年橫山區各部門規劃機修高標準寬幅梯田30萬畝,擬投資4.8億元。

根據初步測算,計劃發展名優雜糧10萬畝,每畝收入可達1000元;山地蘋果6萬畝,每畝收入3000元;中藥材3萬畝,每畝收入1000元;馬鈴薯2萬畝,每畝收入1000元;玉米5萬畝,每畝收入1000元;人工種草3萬畝,每畝收入1000元;日光溫室0.6萬畝,每畝收入5000元,日光大棚0.4萬畝,每畝收入3000元。

項目完成後,通過發展產業,預計每年收益4.5億元,一年基本可以收回成本。

記者手記

農田基建不能丟

農田基本建設是發展農業生產,實現穩產高產,最大程度利用土地效益的根本。近年來,橫山區將寬幅梯田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一個重要抓手,全面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推動了農業大發展。

榆林是農業大市,長期以來,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山大坡多,土地利用率低,糧食產量低,產業發展更是困難重重。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榆林大力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改變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從而提高抗災能力,擴大穩產高產農田面積,提高土地生產率。然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外出經商,對土地的投入相對減少,甚至有的農田撂荒。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橫山區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寬幅梯田使原來的田塊變的平整,生產道路變寬,機械能進入田間作業,大大改變了生產條件,增產有了保障。原來只能人畜耕作的坡地,現在大型的機械可以進去作業。原來簡單粗放的經營模式,現在農民的種植方式也在改變,開始考慮如何發展產業的問題。穀子、馬鈴薯、山地蘋果、核桃、以及黃芪、遠志等中藥材的種植,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增加了收入。同時,生產條件好了,外出務工人口也陸續回來經營撂荒的土地,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有了地,有了信心,在橫山區採訪的過程中,農民們對寬幅梯田的高度好評讓記者記憶猶新,“我們村的地大多都在坡窪上,小型農機具別說沒有,即使有也沒法用,現在的梯田又寬又平,啥農機都能上。”“羊的飼草不愁了”“比外出打工強”“我一天能種30來畝玉米”…… 農民們的話雖然淳樸,但真實。寬幅梯田,讓農民脫貧致富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記者 劉予涵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點贊榆林70年#橫山區預計到2020年機修寬幅梯田30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