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從血虧3萬到淨賺3萬,到底做對了什麼?


買基金從血虧3萬到淨賺3萬,到底做對了什麼?

1、從小白踏入基金定投的大路

我從開始投資基金,已有將近4年了。最壞的時候虧了3萬,關鍵是有一部分是借來的錢,後來通過學習找到了方法,不僅把虧的3萬賺回來了,還收益了3萬。

說起投資,一開始我是還怕的,總是感覺是騙人的。

剛開始,我的錢是存在餘額寶的,後來15年的時候也嘗試了一些理財公司的貨幣型基金。

反正,只要說能賺錢,但是前提必須要保險,我才去投資。

但是說到買股票、基金、債券等等,感覺不是我的菜,15年經常聽到某人股市大虧跳樓,誰股市裡把養老錢都輸進去了,所以我更不敢接觸他們了。

原因很簡單,我認為我的錢太少,而且也看不懂,虧百十塊錢我都感覺像割肉一樣,搞得晚上睡覺也不好。

直到有一天,我接觸到一個概念——叫「基金定投」,我是在公眾號上看到的,先是一個9元的理財訓練營,我就進去學習了,接觸到基金的分類、基金定投等等,讓我的認知發生了變化,原來我當時恐慌的股票和基金其實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投資產品,它不是魔鬼。

我記得有篇文章是這麼說的:

基金定投,就是定期定額去投資一隻基金。

假設你最開始,10塊錢買了一份基金,虧了一半,跌到5元錢,也別怕。

你可以再買一份,這樣你的成本就不是10塊,而是7快5,持有成本下降了。

如果此時,基金再漲回10塊錢,你把虧的錢又賺回來了,而且還有一筆收益。

原來還能靠越跌越買,來降低持有成本,從而賺取更高收益

這種擊破常理的思維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可以越跌越買,可以攤薄平均成本,跌的時候反而是加倉的好時機。


買基金從血虧3萬到淨賺3萬,到底做對了什麼?


2、尚未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急功近利,損失慘重

於是,我認為原來基金投資這麼簡單,就開始盲目的進行基金投資了。

當時我認為,只要看到哪隻基金今天跌了,我立即入手,等到第二天或是幾天後上漲,立即賣出。

剛開始,趕上市場行情不錯,屢試不爽,賺了點錢,開始飄飄然了。

此時,我有點失去理智了,開始加大投資砝碼,開始找朋友借錢去購買基金了。

我記得最多一次,我用了8萬塊本金,2天賺了3000塊,其中一部分是我借來的錢。

那段時間,覺得自己就是基神:出門打車、沒事出去請朋友吃飯喝酒,還在暢想未來的某一天我也成為了股神。

可是到了後來,你知道的,市場開始不景氣,我購買的基金突然失靈了,一直下跌,整個市場熊市不景氣,持續了一個月我的基金全部套死了,想賣出又不忍心。

最後,我把能籌來的錢全買進去了,但是市場還是在低估,我卻回天乏術。


買基金從血虧3萬到淨賺3萬,到底做對了什麼?


3、反思教訓,做對的事情

3.1 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好運上面

天真的以為,自己能賺到錢,很厲害,後來再看,只是市場處於不斷上漲階段,誰買都會賺錢的,但是你賺了和賠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後來我就常勸自己:要能接受價格的波動,只有波動我們才有機會在低位買入,待上升時取得收益,要做到心中無漲跌。

3.2 不要貪多,取得合理收益即可

是人都想利潤最大化,但現實總不盡如人意。

那麼多投資經驗豐富、資金雄厚的大咖們都沒實現,怎麼你能做到?

所以,在投資上,作為普通人能爭取把平均收益賺到手,就值得慶祝了。

尤其對新手,定投指數基金,堅持自己的投資計劃,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3.3 本金要多才是王道

剛開始投資,與其幻想超額收益,不如努力積累本金。

當你本金只有100元時,即使翻倍,利潤也不過100元;而當本金1萬元時,只要賺個1%,利潤同樣也有100元。

市場的漲跌,是我們不能左右的,但自己收入的多寡,存款的高低,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

想通了這點,我慢慢看得更開了。

趁著年輕,努力提升自己、積累本金,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3.4 掌握正確的基金投資方法是根本

有了充足的本金,下面就需要正確的方法來指導投資。

投資需要謹慎,不懂不要碰,這是做任何投資的前提。

以我的經驗,只有掌握正確的基金投資策略,在指數低估值區間選擇幾隻指數基金,然後堅持每月定投計劃,長期堅持,最好定投3-5年,經歷一輪牛市,讓定投基金的收益儘量最大化,中間不要更改計劃,遵守紀律。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投資需要謹慎,謝謝大家的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