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思:傳統農貿市場改造不能再等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已經確診的人數已破7萬,並且還在增加,而造成這場全國災難的源頭可能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關係密切。華南海鮮市場雖名為海鮮市場,實際卻明目張膽的進行著野生動物的交易。據報道,2020年1月1日-12日,在市場內提取的585份樣本中,野生動物售賣區內樣品PCR檢測結果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的樣本佔總陽性樣本的93.9%,可以說華南海鮮市場就是這場疫情的潘多拉魔盒。

疫情反思:傳統農貿市場改造不能再等了


  而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販賣野生動物的照片曝光後,讓人觸目驚心的除了各種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還有市場髒亂差的衛生環境。昏暗的燈光,散亂的蔬果,隨地可見的垃圾,骯髒的環境裡彌散著食品混雜的氣味,成為細菌及病毒生長的溫床。

像華南海鮮市場這樣沒有統一的衛生標準,沒有適時有效的食品來源審核,沒有嚴格的銷售監管的農貿市場能引起一次疫情,亦可能引起第二次。而國內這樣的農貿市場還大量存在。因此,傳統農貿市場的改造勢在必行。那麼,傳統農貿市場該改造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疫情反思:傳統農貿市場改造不能再等了


農貿市場改造要點一:場地要求

  1、選址

  選擇一個農貿市場要符合當地政府城鄉建設要求和土地規劃範圍。農貿市場設計要把便利群眾放在第一位,還要結合交通、環保、消防等有關規定,與周圍的社區、商圈建設相配套。農貿市場周圍不能存在有毒有害等汙染源,更不能有化工,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物品和場所。

  2、建築

  新建農貿市場土地建設結構應採用符合國家建築、安全、消防等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或新型材質結構。 農貿市場內應當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保持室內乾燥不潮溼,農貿市場內要寬敞明亮,光照充足。如果是樓層式的市場一定要設有貨梯,用來專門運輸貨物。 農貿市場的安全逃生出口不少於 2 個,出口不能堆積雜物,要確保出入口的通暢。

  3、面積

  農貿市場面積是根據建設規劃區域的居住人口、服務範圍、消費需求等因素確定。農貿市場的佈局結構比例宜為:攤位面積 55%、通道面積 35%、輔助面積 10%。

  4、裝修

  農貿市場地面應鋪設防滑、吸水。易清掃地磚, 農貿市場內牆(含立柱四周)應貼牆面磚,質量要求也要達到相應的指標。 農貿市場房頂的塗料要有防黴效果, 市場室內空中除必須懸掛的證照、燈具線路外,無明管道、攔板以及其它線路外,還有消防滅水管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