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弱,胡老医案

胡希恕医案

张某,男,29岁。初诊日期1965年10月12日。

腹泻、胃脘胀四个月。原有右胁痛已四五年,经检查谓慢性肝炎,因症状不重,故未重视治疗。近四个月来右胁背痛明显,且见胃脘疼痛、腹胀、头晕、恶心、大便溏稀日四五行,经查肝功正常,服中药治疗腹泻、胃脘疼等不见好转,并见吐酸、烧心、午后身热、口干、心跳,厌油腻,舌苔白,脉沉细

与半夏泻心汤:半夏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干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结果:上药服六剂,腹泻、腹痛、吐酸、身热已。烧心、口干、恶心、心跳、头晕、右胁痛减,纳增,上方加吴茱萸二钱,茯苓三钱继服,经服月余诸症已,右胁痛亦轻微。

分析排证:

1、能量(阴阳)

脉沉细——津液虚。

2、渠道(表/里/半表半里)

表证不明显。

慢性肝炎、胁背痛、胃脘疼痛、恶心、吐酸、烧心,合并指向半表半里证。小柴胡方需要用到。

大便溏稀日四五行、午后身热——不排除有阳明里实证,排便次数多是身体选择从里排淤。

3、寒热

烧心、午后身热、口干,合并来看,能确定有热。更像是肠胃有淤堵发酵生热,不是身体本身能量富余的热。

4、淤堵(虚实)

阳明里实是确定的。

吐酸、口干、大便溏稀,合并看来可能有水饮,但不是此案的大局。

腹胀,可能有气滞。

此案其实呈现的是一个胃弱的人极易出现的身体状态。

因胃弱,消化功能不好,稍微饮食不当就容易里淤堵。

因胃弱,气化能力不好,水饮也在所难免。

因胃弱,身体运转不通畅,气滞也在所难免。

胃弱的人,身体大循环不好,也容易郁而生热。

所以,虽然各种证都有,根源其实在胃弱。

小柴胡与半夏泻心汤都是针对胃弱、既给身体能量又对中焦加以疏通、辅助去热的方剂。

小柴胡方: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炙甘草

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大枣、炙甘草


此案若以小柴胡为基础方,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黄连或少量大黄,以稍微疏通里实。

若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则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柴胡(因胸肋部的问题用柴胡非常对证)。

至于水饮、气滞等淤堵,可视证状的轻重缓急随证加减。

胡老整个治疗过程并未用柴胡,但看治疗结果,效果依然明显。

可见,抓到了主旨,大方向正确的组方就是推身体上正轨,只要是康复能力不算太差的身体,就会逐步调试好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