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4月9日,FaradayFuture(FF)宣佈,將致力於成為一家工程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為合作伙伴提供自主設計、研發和製造的模塊化組件,來滿足全部出行場景和能量存儲的相關需求。

不過這個消息發出後卻沒能引起外界對FF的注意。因為對於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賈躍亭和FF來說,也許還活著,比還在做什麼重要得多。畢竟輿論早就默契的認為,FF“已死”,只是還“沒死透”。

從造車到做一家技術供應商,賈躍亭和畢福康想要用手裡的2000個技術專利和一輛還算拿的出手的產品來尋找商業落地方案。就像去年9月,FCA首席執行官曼利(Mike Manley)就FF的技術供應問題還與賈躍亭有過一次促膝長談,雖然談判結果差強人意,但著也證實了FF還具有一定的“殘值魅力”。

FF為什麼突然想起來做供應商?這一行為的動機是什麼?對賈躍亭來說,這麼做有哪些好處?對於FF來說,是時候刨一刨這些問題的答案了。

1

5年用108億換2000件專利

如果打開維基百科,法拉第的搜索結果表述的簡單清晰:“它是一家未來專注於開發電動車的美國創業技術公司,總部在洛杉磯”。更重要的它還是一個由中國資本支撐、也由中國資本貫穿始終的項目。

在很多資本人士眼裡,你可以理解FF之前“割的全是中國的韭菜”,而且割了一茬又一茬。因為根據官方給出的信息顯示,FF累計經歷了3輪重要融資,第一波來自樂視(2014-2015),第二波來自賈躍亭(2017),第三波來自許家印(2018)。從FF拉開帷幕到今天,FF的花銷就到了108個億,而且是“美金”。

108億美金換來了什麼?從相關報道看,FF91的量產車下線統共不超過5臺,除了這五輛車外,FF私下從蘋果、特斯拉、SpaceX以及諸多知名車企“擄走”了很多高精尖人士。不過這些人才有的幫了賈躍亭,有的也坑了他一把。甚至離開他的人形容,賈躍亭對企業管理太粗放了。

在具體投入上,除了花1320萬美元購入工廠土地以及3億美元相關基礎建設外,FF並沒有給出更具體的開支去向。因此人們想當然的將FF大部分資金歸結於僱傭員工與開發技術。

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美國工廠鳥瞰

曾有一份資料顯示,FF累計申請專利數量其實高達2000件,在中國和美國共獲得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授權專利300件,在美國專利局取得的專利43件。這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大負載電力輸出技術及梯形逆變器。因為這一技術,FF也成了國際上第一家在美獲得逆變器專利的企業。在中國,時至今日在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上,FF還都是國內專利最多的汽車企業。

詳細瞭解FF的專利申請類可以看到,FF的專利完整的涵蓋三電系統、自動駕駛、車聯網、生產和製造領域。所以有人稱FF是在汽車專利技術上積累最豐富的公司。

就連許家印也曾稱讚過,FF91擁有30多個智慧感測器和智能升降3D鐳射雷達,擁有無人自動泊車、面部識別技術、無縫進入系統等先進技術。在恆大眼中,FF 91構建了智能互聯生態系統,擁有多達10塊超級大屏、光速網絡入口,打通車內娛樂、內容和雲服務。

就此前公開的FF 91電池信息來看,這項曾與LG合作生產的電池包達130kWh,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最大的電池包容量,電池續航超過700公里,超越目前所有在售量產電動車,甚至還超過大多數燃油車型的續航。儘管這只是申報數據與官方傳播話術,但這卻絲毫不影響胡潤研究院對其肯定。2019年9月,FF與Uber、Lyft分別被位列“2019年加州十大科技創業公司”的前三位。

這些數據或許反映了FF為什麼會轉型成為一家全方位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邏輯。因為FF清楚自己什麼不行,什麼還算可以。不過,FF或許現在更清楚,如果繼續單純看自己實現整車生產,這些優勢會越來越小。

2

與美國混動公司的商業互吹

如果FF當供應商的決定是其造車不成後的備選項,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當供應商這個主意,還真不是FF自己給自己出的。

就在今年3月3日,FF高調宣佈要和美國混合動力公司US Hybrid戰略合作。圍繞合作內容雙方還描述的很明確,那就是要在US Hybrid目前正在開發的新能源產品中使用FF的電力總成系統。雖然這家公司也沒有自己的量產產品與規劃,不過FF仍舊肯定這項合作協議將是公司綜合性產品與技術擁抱新市場機會的例證。

雙方甚至憧憬,協同開發的電動汽車解決方案將有可能支持加州實現商用車零排放的目標。而這兩家公司也將共同合作致力於創新解決方案,將FF為乘用車開發的領先技術擴展到商用車運用領域去做準備。

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就是這樣的合作,讓一份意外的驚喜到來。簽約後不到一週,作為USHybrid的股東以及國內首支FaradayFuture概念股,江蘇德威新材應聲漲停,並一度出現了四次漲停。FF在官方社交平臺中表示:“對於合作伙伴股東的利好表示感到振奮。”

意外收穫讓FF再一次找到了全新撬動資本的方式,這種所謂的“商業槓桿”也恰好可以發掘FF的新價值。至於槓桿能撬動誰?能撬動多大價值?現在還不好說,但FF意識到,首先能做的就是與外界去打開合作溝通的橋樑,把自己打扮成供應商的身份重新出現,就成了FF自我救贖的一條新路。

細心的人也許會發現,在扮演供應商的角色中,FF對於自己究竟能供應些什麼的描述很有意思。甚至可以說FF把汽車領域最縹緲的環節列了出來,因為它集成了互聯網、娛樂和信息技術,開創了一個第三互聯網生活空間,讓用戶能夠把自己的家中、辦公室或者手機上的體驗帶入車內。在FF來看,同樣的技術甚至可適用於增強全套物流解決方案。

3

有錢也許就有活路的FF

FF為什麼這麼迫切的去做供應商?這可能與賈躍亭的個人想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去年9月FF經歷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人事變革開始,創始人賈躍亭卸任公司CEO一職,並繼任CPUO(首席產品和用戶官),而有著“寶馬i8之父”之稱的畢福康博士正式接棒,成為FF全球CEO。

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FF全球CEO畢福康博士

簡單理解就是,賈躍亭個人債務破產重組,離開FF且不再擁有FF任何股權,繼續找錢並讓FF91量產交付的“光榮使命”已經接棒給了畢福康。

畢福康十分清楚自己處境,為了增強信心,他向外界公佈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在交接後的同一時間,已經有中國地方政府和股權投資者等多方機構與FF聯繫,協商股權融資和中國落地的方案,儘管FF相關人士表示這些還在接洽中,尚未進入實質階段,但畢福康也間接證實,中國資本還是當前FF最大的需求。

根據此前一份報道,FF目前的資金需求已從20億美元下降到了8.5億美元。按照計劃,如果融資到位後,9個月內FF的首款電動汽車FF91就可以實現量產交付。甚至在融資完成後的12至15個月內,該公司可能實現IPO。這可以理解成FF如果有錢就還有緩兒,儘管外界都清楚,只要有錢,新能源造車整個行業可能都有緩兒。

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賈躍亭在FF91的發佈會上

另一方面,在今年3月19日,賈躍亭的破產重組已經披露聲明和申請資產債務人貸款的動議,並獲得了加州中區法院的批准。同一時間,加州法院還駁回了上海懶財試圖駁回該破產重組案的動議。也就是說,賈躍亭的破產重組計劃可以啟動債權人投票程序。

賈躍亭如何運用FF的技術“殘值”?

畢福康祝福賈躍亭

一旦該計劃獲得了債權人的投票支持,獲得了法院的批准,賈躍亭的破產重組方案就可立即生效。但只有賈躍亭破產重組成功加上FF最終成功,甘薇才有可能和全體債權人一起得到資金償付,因此,FF的成功成了賈躍亭憧憬未來的最後曙光。

根據媒體報道,如果案件處理進度順利,賈躍亭可能將在近期回國,一旦消息屬實,那麼FF如今的利好就能成為他回國前帶給債主們的最大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