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一位争议性很强的历史人物。在新中国建国前,史学家们自然是褒贬皆有,但到了新中国建国后,随着反儒教运动的开展,秦始皇贬的一面被削弱,褒的一面则被反衬出来了。比如伟人曾写诗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这就是从唯物史观,来看待秦始皇的功绩了。

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秦始皇的功绩自然是被国人所熟知了:扫六合、卷八荒、一统中国;书同文、车同轨。可以说,为中国的大一统的法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其焚书坑儒的行径,也被历朝历代的文人所批判。当然,就算从今天的史观来看,焚书坑儒这种行为,也算是破坏学术风气自由。同时,焚书也导致了大批珍贵的先秦文献古籍被毁。如何客观地看待秦始皇?他是一位暴君,还是一位明君?

一、 秦始皇的功绩

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百代都行秦政法”,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诗句,敏锐地指出了秦朝的贡献,那便是秦朝所创立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完全地改变了中国后世的历史进程,并被后世沿用和发展。要知道,秦朝以前,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是与欧洲中世纪相似的分封制度和贵族制度,是一种松散的、极易分裂的政治制度。虽然都有个天下共主(比如周天子或罗马皇帝),但实际上各诸侯国是各自为政的。可以说,秦朝时期所创立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避免了中国陷入欧洲那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实现了大一统。郡县制相对于分封制的重大区别,就是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官僚政治无疑是比血缘政治更为先进的。这种动摇社会的改制创新是很不容易的。而且郡县制直接动摇了贵族的根本利益,就连秦朝灭亡后的汉初,也迫于开国勋贵们的压力,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允许异姓贵族们称王,并拥有独立封地。

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至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则是在文化层面和技术层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尤其是统一文字的举动,对中国文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各地的口语、口音各不相同,在秦汉时期,根本没有所谓的“普通话”、“官话”。在没有通用语的情况下,文字的统一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和西方的表意文字差异很大,口语的差异和变化,不会影响文字的变化。只要拥有统一的文字,纵使两个人说着完全不同的话,也能通过书写,做到顺利交流。

二、 关于秦始皇的负面评价

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关于秦始皇的负面评价,最主要的两件事,一件是焚书坑儒,另一件便是劳民伤财修长城了。这两件事,一个流传于知识分子群体中,另一个流传于民间。首先是焚书坑儒,首先可以定个性,这件事就算存在什么益处,也是反人道的。单单是因为有儒生抨击时政,就将儒生埋坑里了,再怎么说也显得有些残暴和血腥。这也是秦始皇被历代儒生骂臭的重要原因了。而说到焚书这一行为,它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消灭、压制百家学说,以正朝堂和民间的思想。百家争鸣确实带来的学术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混乱。事实上,汉代董仲舒所提出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可以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焚书”了。可以说,杜绝思想混乱,保证朝野中存在一种主流思想,是每个朝代都会干的事。单单将打压学术自由这顶帽子扣在秦始皇头上,多少是有些不公的。

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至于修长城,民间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凄美传说。修长城抵御匈奴,自然是不得已之举。换种说法,只是早修和晚修的区别。长城自秦代开始,就不断地被历代中原修缮、扩张,成为了中原农耕文明对北方游牧民族开展军事防御的屏障,和实现经济封锁的关卡。正是因为长城的存在,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才得到了迅速发展。

都说秦始皇是被抹黑的,我们对他有哪些误会?真的是一代明君吗?

所以对于秦始皇的功绩,从今人的角度来看,秦始皇虽有苛政之弊,但其功绩仍然不可磨灭。秦始皇,或许既是暴君,又是一位明君。大家如何评价秦始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