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宋太祖趙匡胤當皇帝后很快就平定了內亂,然後拉開了宋朝統一天下的大幕。在此過程中,趙匡胤採取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首先把矛頭對準了南方十國之一的後蜀。他派出大將王全斌統領北路大軍,從鳳州路入蜀,劉光義統領東路軍,從歸州沿長江西進,以兩路大軍合擊的形式征討後蜀。這場戰爭進行得非常順利,僅花費六十六天的時間,王全斌一路便進抵位於四川盆地腹地的魏城,後蜀末代皇帝孟昶派人奉表投降。然而戰爭卻並沒有就此結束,王全斌在蜀地的作為引起蜀軍叛亂,宋軍就此陷入混戰的漩渦之中。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這次蜀軍的叛亂耗費了宋軍兩年事件,引起了極大的混亂,給蜀地和宋朝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從史書上來看,叛亂的根源是以王全斌將領縱容宋軍士兵劫掠投降的蜀軍和後蜀舊臣,迫使其重新拿起武器與宋軍戰鬥。其中原後蜀文州刺史全師雄、虎捷指揮使呂翰、陵州刺史元裕等成為宋軍的苦手,他們率領蜀軍轉戰十餘個州縣,將戰火燒到了整個蜀地,也震動了遠在東京汴梁的趙匡胤。後來劉光義、曹彬等率領軍隊加入平叛,朝廷又派出參知政事呂餘慶整頓成都平原治安,才使得這場亂局得以平息。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實際上從得知後蜀末帝孟昶投降的信息,趙匡胤就對蜀地下達了詔令。一方面減免稅收,安撫民眾,優待士紳,留用官員,釋放俘虜。另一方面讓王全斌等人遷移投降的十多萬蜀軍到汴梁,並給蜀軍下發了大量的行裝錢和廩食。其目既要保持蜀地平穩過渡,也要為征討江南各國籌備足夠的兵員。而這場叛亂的爆發打了趙光胤一個措手不及,使得宋朝南征南唐的計劃延後了十年之久。可以說在滅蜀之前,趙匡胤對王全斌等人是寄予厚望的。他的目的不但是要滅掉後蜀,更重要的是為征討江南奠定物質基礎。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然而王全斌等人辜負了趙匡胤的信任,破壞了宋朝統一天下的大計。在此過程中,王全斌毫無疑問是罪魁禍首。若沒有他縱容士兵劫掠當地百姓,勒索投降的後蜀大臣,隨意殺害投降的蜀軍及家眷,這場亂子絕不會鬧到如此之大。他為了貪汙蜀軍的行裝錢和廩食,縱容包庇部下勒索蜀軍,成為了引發叛亂的導火索。後來為了鎮壓叛亂,他又讓部下將領大量屠殺蜀軍和後蜀大臣的家眷,逼得蜀軍起兵反叛,讓戰亂無限的擴大化。後世學者分析王全斌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認為他是貪圖後蜀的財富,另一方面卻認為是他在自汙保命。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後蜀作為南方十國中最為富庶的國家之一,其富饒程度不在南唐和吳越國之下,遠在北方的宋朝之上。宋軍僅僅用了六十六天便平定了後蜀,使得蜀地沒有遭到兵災的破壞,保留下了大量的財富。尤其是成都後蜀大臣和貴族,他們生活奢靡,貪圖享樂,家中囤積的財富足以讓人失去理智。而後蜀因為地理關係,遠離中原混戰的局面,經濟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所以民間藏富遠強於宋朝。而宋朝的將領和士兵來到如此富饒的地方,貪婪的本性爆發,因而劫掠百姓和降軍,引發大規模叛亂。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王全斌作為軍隊的主帥,也是五代十國時的名將。長期處於北方混戰的環境下,領軍作戰的風格與北方軍隊無異。一方面他們沒有見過如此富饒的城市,財富遍地的環境,心生貪婪。另一方面戰爭時期縱兵劫掠是北方混戰的潛規則,藩鎮節度使的士兵都是靠著戰爭中的劫掠發家致富,甚至成為軍事貴族。

可由於後蜀是主動投降的,戰爭只持續了六十六天,根本沒有讓軍隊劫掠和發財的機會。因此對於中下層將領和士兵而言,滅了後蜀卻沒有得到實質性財富。而投降的蜀軍和後蜀貴族卻得到趙匡胤安撫的詔令,甚至有行裝錢和廩食補貼。兩方面的差異讓宋軍士兵不滿,積累的怨氣成為劫掠蜀地的誘因之一。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從軍隊層面來講,這個理由是說得通的。可是從王全斌個人層面上看,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尤其是有學者提出自汙保命的說法,實在是主觀臆測下的牽強附會。這些學者認為,王全斌滅蜀是功高震主的,趙匡胤會猜忌他,甚至擔心王全斌在蜀地自立為王。所以趙匡胤一方面留任蜀地的官員和貴族,另一方面把十多萬蜀軍遷移出去,其目的就是要架空王全斌。而王全斌為了自保,必須要自汙以表示自己沒有自立為王的想法。所以他選擇縱兵劫掠,包庇造成叛亂的將領,以小罪來替代大禍。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這些理由讓我不禁感到某些學者腦洞之大,陰謀論的心思之重,簡直讓人哭笑不得。首先,蜀軍被王全斌招攬是不可能的。五代十國軍隊打仗都是為了賺錢,發戰爭財。王全斌的軍隊雖然戰鬥力強,但是北方軍隊,手裡沒幾個閒錢,憑什麼招攬投降的蜀軍為其賣命?況且蜀地富饒,蜀軍也是出了名的有錢,看得上王全斌的那點仨瓜倆棗?

第二,王全斌滅蜀功勞是很大,但說功高震主還不至於。趙匡胤自己打得仗就不比王全斌少,活捉了南唐名將皇甫暉和姚鳳,大破北漢和契丹聯軍,其軍中聲望遠超王全斌。況且王全斌入蜀就只有三萬人,有猜忌的必要麼?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第三,王全斌也不敢自立為王,他在軍隊不多,後蜀沒有根基。而同時宋朝內亂已平,不存在讓他趁機割據的機會。東路軍劉光義和曹彬也有同樣數量的大軍,而且這支軍隊在孟昶投降後才抵達成都,沒有任何戰損。王全斌真要自立為王,不但東京汴梁的家眷被威脅,面對東路軍他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基於上述的原因,王全斌自汙保命的理由根本不成立,還不如說他發戰爭財靠譜一些。但是站在王全斌的官爵和地位角度來看,戰爭財雖然需要,但不是第一迫切的要務。因為他已經是宋朝的開國元勳和高級將領,戰爭財發了半輩子,貪慾相比於中下層將領是小了很多。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從王全斌滅蜀前的宋朝國內形勢來看,他縱兵劫掠很可能不是為了自己的財富,而是為了手中的權力。中國古代軍閥都有擁兵自重的套路,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養寇自重和養賊自肥。說得直白點,就是縱容賊寇禍亂地方,以此為理由向上級爭取更大的權力,同時也在平定亂局中搶佔地盤,掠奪財富。這種套路在唐末時候最為普遍,殘唐的藩鎮割據格局就是這種套路下的產物。當時黃巢起義天下大亂,才給了各地藩鎮節度使這樣的機會,出現了朱溫、李克用等割據一方的強大的,且具有割裂唐朝能力的藩鎮集團。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進入五代十國後,這種套路在藩鎮節度使和軍事貴族中廣泛流行,人人都學會了這招。當時很多割據一方的軍事貴族,都是靠著這種套路起家的。王全斌作為五代十國的名將,先後效力於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朝,是軍事貴族中上層名將,自然對這種套路非常熟悉。

而在滅蜀之前,宋朝正好在搞軍制改革,由宰相趙普提出,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延續。這種改革的目的就是防止軍隊將領擁兵自重,發展成割據一方的藩鎮,最終形成藩鎮混戰的局面。王全斌作為高級將領,也是被限制的對象,而且軍中已經被派下了都監軍王仁贍。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王全斌在蜀地製造混亂,一方面是可以藉著劫掠財富收買中下層軍官和士兵,讓他可以擁兵自重,另一方面也是將宋朝捲入戰亂的漩渦中,為割據一方創造機會。中下層軍官和士兵需要發戰爭財,自然需要王全斌的縱容和包庇,兩方是互惠互利的操作。而王全斌只要擁兵自重,就能借著宋朝陷入戰爭漩渦的機會割據一方,讓蜀地重現五代藩鎮的格局。而蜀地降軍十餘萬,加上各地的貴族勢力,主意給三萬劉光義和曹彬的軍隊形成壓力,讓其無法快速平定。而蜀地艱難險阻的地理條件,也對趙匡胤派兵支援創造了困難。

狽論南唐(二三)王全斌禍亂蜀地並非自汙保命,而是趁亂養寇自重

可惜的是,他高看了自己在軍中的號召力,小看了王仁贍、劉光義、曹彬等其它將領對宋朝的忠誠。蜀地雖然陷入了混戰之中,但他的軍隊卻並非全部受他節制,而是各自為戰。他自己也沒有能力讓蜀軍效忠,反而更加的激化了矛盾,成為蜀軍敵視的對象。劉光義、曹彬、王仁贍卻盡力控制混亂的衍生,平定蜀軍中的叛軍,沒有讓王全斌抓住機會搞割據。叛亂平定後,宋朝朝廷議罪處置王全斌等人,給出的結論是斬首。趙匡胤考慮到軍中需要安撫,只是把王全斌革職降級留用,這才保住其一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