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頸7神經移位術”開創“上肢癱”治療新天地

臂叢神經損傷常見於工傷、交通事故或產傷,是一種嚴重的周圍神經損傷,嚴重者會出現患側上肢完全癱瘓,致殘率高。過去,治療臂叢神經損傷主要專注於“修復神經”,對重建肩、肘部位的功能有一定效果,但對重建手部功能卻“束手無策”。也就是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醫生只能做到讓癱瘓手“能動”,但無法使其“靈巧”地完成精細動作。

1986年,華山醫院顧玉東教授在世界上首創將健側臂叢神經中的頸7神經根與控制“癱瘓手”的神經連接(健側頸7神經移位術)治療全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獲得成功。之後,徐文東教授、顧玉東院士率領課題組針對頸7神經移位術後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動態變化進行了十餘年深入研究,發現“大腦功能重塑”參與了這一修復過程,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臂叢神經損傷及修復過程中的大腦功能重塑規律”,並根據該理論進行了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使癱瘓手從“能動”變得“靈巧”,榮獲2017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老手術”中的“新發現”:“神經移位”後,大腦功能會重塑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右腦控制左側肢體,左腦控制右側肢體。一側臂叢神經受損後,對側大腦對患肢的“控制通路”就中斷了。將健側的頸7神經移位至患側後,癱瘓手可以逐漸恢復自主運動,那到底是哪個大腦半球在控制它?


徐文東教授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在臂叢神經損傷的修復過程中,控制健側上肢的大腦半球(即癱瘓手同側的大腦半球)通過跨大腦半球的功能重塑,實現了對雙側上肢的獨立控制。

無論是術後早期,還是術後多年,當觸摸患肢時,患者的健側上肢也有被觸摸的感覺。也就是說,癱瘓手與健側上肢的運動功能可以分開,但感覺功能卻無法完全分開。這意味著,感覺中樞的功能重塑方式與運動中樞不同,它不會發生跨半球的功能重塑。

當臂叢神經損傷導致上肢癱瘓後,其所對應的腦功能區會出現“沉寂”現象;而當癱瘓上肢逐漸恢復運動功能後,“沉寂”的腦功能區又會“活躍”起來。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周圍神經損傷可逆行導致大腦高級運動中樞受損。在此基礎上,徐文東教授提出了一個全新理論:神經中樞與外周神經是一個整體,外周神經受神經中樞調控,同時也會影響神經中樞的功能;通過加強外周神經與神經中樞的“聯繫”,可以促進大腦功能的重塑。


從“治傷”到“治病”:首創中樞性偏癱新療法

中樞性偏癱是指因腦卒中、腦外傷、腦癱等中樞神經損傷造成的肢體偏癱。與臂叢神經損傷患者群體相比,中樞性偏癱患者的數量更龐大。他們飽受肢體殘疾之苦,生活質量大大下降,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對康復的要求十分迫切。然而,神經中樞受損以後,其功能往往很難恢復,一度使中樞性偏癱的治療進入了“死衚衕”。

在發現“一側大腦具有控制雙側上肢的潛能”以後,徐文東教授將目光聚焦於更為龐大的患者群體——中樞性偏癱患者身上。

他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治療中樞神經損傷後上肢癱瘓的新方法(左右頸7神經交叉移位術):通過手術將健側頸7神經移位至癱瘓側的頸7 神經,避開損傷的大腦半球,使偏癱上肢與同側健康大腦半球連接,通過重塑健側大腦半球的功能,促使其實現對雙側上肢的控制,進而恢復癱瘓上肢的功能。

2008 年,徐文東教授為一名腦癱患兒實施了左右頸7 神經交叉移位術。術後不久,患兒原本痙攣的上肢就鬆弛了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後,患肢的運動功能也慢慢恢復了。

十餘年來,徐文東教授團隊已經為500 餘名腦卒中、腦癱等中樞性偏癱患者實施了這一創新性手術,均取得了良好療效。大多數患者通過康復鍛鍊後,能夠實現生活自理。尤其是腦癱患兒,康復效果更好。


徐文東教授告訴記者:“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即使是癱瘓了二三十年的患者,接受這一手術依然能獲得較好療效,這其中的緣由正在探索中。”

中國原創“頸7神經移位術”開創“上肢癱”治療新天地

徐文東教授(中)在手術中

如果說,頸7神經移位術是為臂叢神經損傷患者換了“神經”,那麼將該手術用於治療腦卒中、腦癱等中樞損傷引起的上肢偏癱患者,就等於是為患者換了“大腦”。

這項原創成果於2018 年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該雜誌專門配發社論,稱該技術“創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經系統神經移位解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同時為深入洞悉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提供了機會。”

中國原創“頸7神經移位術”開創“上肢癱”治療新天地

延伸閱讀:臂叢神經有5根,為何選“頸7”?

臂叢神經由頸5至頸8,以及胸1神經根前支組成,其分支主要分佈於上肢,支配上肢、肩背、胸部的感覺和運動。臂叢神經有5根,為何選擇健側的“頸7神經”來“替換”受損的臂叢神經呢?

徐文東教授告訴記者,那是因為他們發現,頸7神經有一個特點——“全而不專”。它既有支配上肢感覺的功能,又有支配上肢運動的功能,但都不“專業”。也就是說,頸7神經雖然“全能”,但“不太重要”,少了它,肢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顧玉東教授正是利用了頸7神經的這個特點,在不影響健側上肢的情況下,將其切斷,並移植到癱瘓手上,使癱瘓手恢復運動和感覺功能。


手術難度雖高,但創傷小

左右頸7神經交叉移位術的作用機制已經明確,手術效果也已經被證實。那麼,這種手術難度高嗎?安全嗎?

徐文東教授告訴記者:“要在頸部極其狹小的空間內,先將健側頸7神經切斷,穿到對側,與患側的頸7神經完成八個點的對位吻合,幾乎達到人類顯微吻合技術的極限,其技術難度可想而知。不過在華山醫院,頸7神經移位術已經是一種成熟的微創手術,僅需兩個多小時就能完成,出血僅25毫升。術後第二天,患者的上肢痙攣就能得到明顯緩解,並能下床活動。在醫生指導下堅持1~2 年正規的康復鍛鍊,大多數患者可以獲得滿意的康復效果。”


記者手記:從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到治療腦癱、腦卒中等疾病導致的上肢癱瘓,徐文東教授的探索之路似乎有些“奇思妙想、出人意料”,但細細想來,又是“情理之中、水到渠成”。他敏銳地捕捉到臂叢神經損傷術後患者身上的“蛛絲馬跡”,進而發現了大腦功能可以重塑的“秘密”;他又從“大腦功能可以重塑”的理論中,創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經神經移位,成功“繞開”受傷的一側大腦,激發健側大腦的潛能,為以往束手無策的中樞性偏癱開闢了一條治療新路。

“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一種勇於探究真相的精神、一顆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這是徐文東教授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也是醫學科技創新的“原動力”。


專家簡介

徐文東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靜安區中心醫院院長、手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周圍神經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手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總幹事長,國際腕關節鏡學會、亞太腕關節協會候任主席,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感覺和運動分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