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拒绝野味、咳嗽礼仪、正确洗手……疫情之后这些健康习惯不能扔

【环球网报道】4月12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保持社会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良好健康习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大家都敲响了警钟。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大家都上了一堂深刻的防疫课,也提示我们每个人从个人家庭健康以及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与责任。

首先,防疫工作提示我们要重视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病的意识,在日常中要注意预防。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要积极参与,才能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疫情之后,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总结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

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集体就餐的时候,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拒绝野味,还有不吸烟、不劝酒、不浪费,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要坚持“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第二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保持社交距离,科学地戴口罩,注意咳嗽的礼仪,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

第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说正确的洗手,定期进行家庭大扫除,保持家庭居家环境的整洁卫生,同时积极参与单位和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希望通过这次的抗疫,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健康,更要懂得自觉维护他人的健康,这些都是爱国卫生运动始终所倡导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