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推行“分餐制”需久久为功

东方时评丨推行“分餐制”需久久为功

新华社消息,疫情期间,分餐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事实上,倡导分餐制早已有之,它曾于2003年“非典”期间被很多餐厅采用,但很快又销声匿迹。究其原因,餐厅觉得成本高,增加了运营压力,没有动力;消费者也不甚在意。此次疫情,能否成为推广分餐制新的契机,让其真正走入我国百姓生活?

  疫情突发,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分餐制。毋庸置疑,分餐有诸多好处,而“合餐”是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已得到世卫组织的证实。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其实,不仅是分餐,还有“公勺、公筷”的问题,但倡导和推行分餐,却遇到了很大的现实阻力。

  “分餐制”难以推广,主要“卡”在了经营成本和传统习惯上。经营成本,体现在推高了经营者与顾客的沟通成本,以及服务人员增多的人力成本上。而传统用餐习惯更是难改,就像有些人喝酒吸烟,明知道对身体有害,但习惯成自然,因此,像“合餐”这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习惯,要想一下子改过来绝非易事。

  而如何调动经营者的分餐积极性,仅是“倡导”肯定不行。目前各地都在倡导分餐,并没有强制性规定。这需要出台规定,甚至可以考虑通过立法方式解决,否则,单靠“倡导”显然没有约束性。而能否出台约束性措施,尚需经过科学论证后才能做出决定。至于家庭分餐或使用公勺、公筷,非典时期有些人做到了,可惜没延续下来。而本次疫情过后,多数人恐怕也要回到原点,因为习惯难改,何况还是延续了数年的习惯。

  可见,在暂时还没有出台刚性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倡导分餐或使用公勺、公筷,推进的速度肯定缓慢。就是说,在缺少法律法规护航,以及尚没有形成更文明饮食方式和习惯的前提下,要想让分餐或使用公勺、公筷马上照进现实,几无可能,最多在小范围内才能做到,无法在更大范围、更多群体内实现。

  也可见,推行“分餐制”不能急于求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确也需要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但提倡和推行分餐制,不仅是防疫所需,也是借机养成文明用餐习惯的一个良机。多数国人的用餐习惯确实需要改变,如果疫情期间养成了分餐等好习惯,就不妨把它延续下去。而对于暂时还没有养成这些好习惯的人,要加大宣传力度,必要的话还应出台某些限制性措施,以让分餐等好习惯走上法治轨道。

  由此,推行“分餐制”需久久为功。法治化需要时间,而改变多数人的传统习惯更需要时间。分餐制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行为,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围;积极倡导并号召大家分餐并付诸于行动,实属必要。不过,这需要时间,如果多数人都能从本次疫情中获得点启发,养成用餐的好习惯,使“分餐制”的脚步加快,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