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湘潭市健康教育所:防病毒,用公筷,分餐制,保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唾液飞沫、鼻涕等进行传播。

防范这种新型病毒,我们都知道出门要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勤消毒,但大部分国人还有一个习惯——共食,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盘菜你夹我也夹,有人还喜欢为别人夹菜,殊不知这样为唾液传播病毒制造了机会。

建议大家无论是在外聚餐还是居家吃饭,都养成使用公筷母匙好习惯,或每人使用专用的碗筷分餐吃饭。

使用公筷母匙,阻断“病从口入”

疾病传染需要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

很多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多种病原体可在唾液中生存。常见的流行性感冒、各种病菌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脊椎灰质炎、水痘和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大多数病毒引起的感染疾病都可以通过唾液传播。通过唾液传播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脑脊膜炎、霍乱、细菌性痢疾等。

另外通过唾液还可以传播支原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等多种原微生物,可引起肺炎、念珠菌病、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染性疾病。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早在1994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引起胃癌的第1类致癌原。事实证明,欧洲人习惯于分餐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人。

提倡使用公筷母匙或采用分餐制吃饭,能有效阻挡病毒、细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可以说基本杜绝了通过饮食方式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从而保护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健康。

餐馆聚餐、在家吃饭都用公筷母匙

餐馆就餐时

带上餐具自食使用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母匙。

要求提供公筷母匙使用餐馆的餐具,主动要求店家给每菜配上公筷母匙。

在家吃饭时

固定餐具分开使用给每位家庭成员配备专用的碗、筷、勺、水杯等,外形或颜色上有所区别。各成员用完的餐具最好分开清洗干净和存放。

预分饭菜分别食用把做好的饭菜先直接按需求量分盛到每个家庭成员的盘子、碗里面,大家只是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

公筷母匙各取所需如果不采取上述分餐方法,家庭成员也可以各自使用自己的碗、筷、勺等吃饭,为每份菜配上公筷母匙,大家都用公筷母匙夹、盛食物。

儿童喂养加强防护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一定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严格禁止用嘴尝试孩子食物、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改变传统的“中式共餐”习惯,关键要转变观念和认识,要积极践行,更需要每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久而久之,使之变成代代相传的健康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