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認準一個正確的方向,堅定目標,那麼無論目標有多遠,也有到達目的地的一天。有人說馬鈴薯種植很簡單,但是我們的父母種植了幾千年了,我們現在做農業很容易就能發財,但這都是很簡單的認識,任何事物都有它背後的本源,只有你抓住它的本質,才能正確的找到它的道路和方法。

所以要想做好馬鈴薯,最少要有兩方面的認知,一方面是要認清行業大勢,選擇正確方向;另一方面就是要抓住產業本質,選擇正確道路。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第一、縱觀歷史,把握時代大勢成俊傑

中國共產黨可以說是中國最為成功、最牛的一個創業團隊,因為他們對時代方向的把控有一個精準的目標。而我們的事業與黨的創建也是一樣的,事業要想發展,要想做大,也必須對時代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只有先擁有正確的認知,才會有正確的發展方向。總結起來就是要與時俱進,舉旗定向,前赴後繼。

第二、細看今朝,發現行業大勢造英雄

那馬鈴薯行業所面臨的大勢是什麼呢?很多人覺得我是農民,只要種好地,知道怎麼去種就可以了。但是今天我們社會出現的變局,不是說你簡單的會種,就能解決問題的,而是需要你真正能夠了解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發展的大勢。總結起來馬鈴薯行業的大勢可以從種植供應端和市場消費端兩個方向來發展。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馬鈴薯的行業大勢之一:種植供應端

(一)政策驅動

1、中央一號文件、馬鈴薯主糧化的推動和經濟新常態的壓力造成各類從業者的盲目跟風進入。這是造成我國馬鈴薯破量增容的一個很重要要素。

早在2013年,國家農業部就提出在我國實施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發展戰略。2015年1月,“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這標誌著我國正式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2016年初,農業部下發了《關於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

2、農業土地流轉和供給側改革造成馬鈴薯種植具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農業供給側改革:農產品從總量上來看,供給與需求基本平衡,但存在結構性的過剩和結構性的短缺。因此,在農業供給方面出現了普通農產品或劣質農產品偏多、而優質農產品或特色農產品偏少的現象,因而就市場需要進行農業結構性改革,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鐮刀彎地區的結構調整。

3、糧食安全和精準扶貧的政治使命賦予馬鈴薯產業太多的成長假象。可謂是給行業帶來了最致命的打擊,因為黨想的是一條路,實際上走的卻又是一條路,所以給行業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性的毀滅。

2009年,中國生產糧食4.84億噸,連續6年增產,可是,當年中國糧食消費卻高達4.97億噸,中國自產的糧食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消費了。

近些年的另外一些數據還說明,中國糧食進口量和糧食需求也在齊增。

2014年,中國進口糧食(包括大豆)總量達1.04億噸。截至2015年10月,當年糧食進口量已達1.03億。而世界銀行發佈的《中國經濟簡報》預測,目前中國的糧食總需求為6億噸,2020年會達到6.7億噸,2030年達到7億噸,糧食需求呈增長態勢。所以,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把“切實保障糧食安全”放在了2014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首。

我們提出把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開發,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與農戶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在馬鈴薯產業開發中分享增值收益,帶動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也就是說,在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中實現增值、增收。但馬鈴薯能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嗎?從2018年開始,我國又開啟了新一輪種植結構調整,大家比較關注的是“鐮刀彎”地區調減五千萬畝玉米種植面積,而馬鈴薯,就是作為“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理想替代作物之一。從這個方面來說,可謂是給我們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危機。

(二)價值導向:

4、近幾年馬鈴薯的價格爆高和少數人的暴富推動農場主簡單的規模擴張。我們的馬鈴薯農場中有一個很大的不好的習慣,就是虧錢也不說虧錢,給行業內的人造成了一種巨大的假象,就是種馬鈴薯就能賺錢,所以讓很多人蠢蠢欲動。但是2017年的虧空已經不是,種植者們能夠掩飾的了。種植1000畝以上馬鈴薯的種植戶們幾乎都在負債,並且一般負債在50%以上,高的甚至可以達到100%。

5、馬鈴薯的環境資源利用節約優勢形成行業高產出的自主發展價值模式。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馬鈴薯資源的優勢:

(1)耐旱;(2)耐凍;(3)抗災(冰雹);(4)耐貧瘠(廣泛種植);(5)抗病;(6)節水;(7)高產(2噸以上);(8)可窮養可富養,相對低投入高回報,不易絕產。

6、低門檻低成本的家庭農場式種植模式創造馬鈴薯種植盈利的不敗神話:

3畝到300畝家庭農場的成本優勢(單位:元,元/畝)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各地在供給側改革和精準扶貧的政策下,各項對家庭農場的補貼層出不窮,數額驚人。

7、馬鈴薯配套產業的混亂髮展助推大規模種植的現實夢想。

8、龐大人口基數的菜食傳統造成簡單的數量疊加式誤判:我們需要習慣的改變。

全國14億人口,每人每天多吃1個馬鈴薯(150g),一年就需要多生產766.5萬噸馬鈴薯,按全國平均每畝1.23噸產量,需要多種623萬畝,相當於一個內蒙古的種植面積。

9、馬鈴薯營養特點的極端宣傳產生無所不能的海市蜃樓:(宜糧宜菜、營養保健)

馬鈴薯營養豐富,塊莖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

馬鈴薯塊莖中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6%--2.7%,其質量與動物蛋白相近,可與雞蛋比美,可消化成分高,易被人體吸收。其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精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酪氨酸、纈氨酸等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馬鈴薯脂肪含量較低,鮮塊莖中脂肪的含量為0.1%左右,相當於糧食作物的20%--50%。

馬鈴薯澱粉含量豐富,所含澱粉顆粒較大,既有直鏈又有文鏈結構,比禾穀類澱粉更易被人體吸收。

馬鈴薯塊莖中含有各種人體所需礦物質元素,含量佔塊莖幹物質總量的2.2%--7.8%,平均為4.6%。其中磷、鈣含量較高。由於馬鈴薯塊莖中的礦物質元素多呈鹼性,對平衡食物的酸鹼度與保持人體血液的中和,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馬鈴薯富含維生素,種類之多是許多作物所不及的。它含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Bl(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3(泛酸)、維生素PP(尼克酸或稱煙酸)、維生素B6(吡哆醇);維生素C(抗壞血酸)、維生素H(生物素)、維生素K(凝血維生素)及維生素M(葉酸)等。尤其維生素C含量更加豐富,每160克鮮薯含14-16毫克維生素C,是胡蘿蔔的2倍,番茄的4倍,高於柑橘。一個成年人一天吃0.5公斤馬鈴薯即可滿足對維生素C的全部需求量。

10、金融商業化、農資生產/渠道企業賒欠和農場主賭徒貪慾心態造成馬鈴薯種植面積的無序擴大。

馬鈴薯的行業大勢之二:市場消費端

從去年開始,我們馬鈴薯的行情開始不好,所以我們可以從市場消費的來做一個分析。

1、馬鈴薯市場細分:傳統的批發市場仍然還是主流。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2、馬鈴薯消費的趨勢: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造成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有兩大因素

(一)國家政策影響:

1、經濟模式轉型和產業升級對企事業單位用人的素質提升和數量減員;

2、馬鈴薯主糧化的炒作和健康特點的宣傳並沒有改變人們飲食習慣而正比擴大消費;

3、環境保護政策的重推對傳統企業生產經營的擠壓影響了廠礦基建單位的消費;

4、一二線城市功能規劃和人口限容趕走了大量農民工及其家庭消費群體;

5、國家補貼學校軍隊的營養餐也大大擠壓了傳統鮮食消費量;

(二)消費習慣影響:

1、物質的極大豐富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減少了對傳統越冬蔬菜(三大樣)的依賴;

2、馬鈴薯主糧化的炒作和健康特點的宣傳並沒有改變人們飲食習慣而正比擴大消費;

3、中國人重形重色、爽口不健身和豐富多樣性的飲食習慣擠壓了馬鈴薯的消費空間;

4、濫種粗管和盲目投入種植出的高成本同質化產品滿足不了日益分化的市場需求;

5、淨菜公司,團餐企業的大量崛起,對傳統毛菜單位和新興消費群體(90/00後)產生了滅絕行封鎖;

想做馬鈴薯行業的農場主,那行業的大勢你找到了嗎?

馬鈴薯產業大勢→總結:最大問題還是粗管濫種

由粗管濫種主導的規模搶劫式的野蠻發展進入到農場主種植技術改造下的精細/精準/技物合一的生態競爭階段;由膽量關係主導的賺錢賭博式的瘋狂成長進入到消費者需求細分驅動下的品種/品質/資物結合的創新洗牌階段;

雖然馬鈴薯的綜合種植技術還很落後,功能區劃不強,特點模式不清,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野蠻氾濫式發展性矛盾非常嚴重,主要表現在:生產品種品質與消費需求分級的錯位矛盾,國家政策理念與行業現實水平的差異矛盾。但是馬鈴薯行業得潛力還是巨大的。未來三年內,馬鈴薯會引爆行業的血拼洗牌;引導行業的轉型升級;引發行業的模式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