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皆因强出头,话未出口他是你的奴隶,话一出口,你是他的奴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话未出口,他是你的奴隶,话一出口,你便是他的奴隶。佛教修学功课中的止语来了解一下吧。再说止语之前,我们先说一下,起心动念,所谓举心动念,我们心里的这个念头,不断的起伏,不断的分别,所谓善、念恶念,很多的自私自我的念头。要想让我们有平安欢喜快乐的生活,这个举行动念不但要正当,而且要清静。念头不清静,就很想去沾别人的光,嫉妒别人的成就,或者是憎恨别人,这样的举心动念,不但生活不能快乐,自己的德行品格也不能提升,所以要一念清静。

烦恼皆因强出头,话未出口他是你的奴隶,话一出口,你是他的奴隶

正念就要念佛,念法念僧,这样尽早开发智慧,觉悟真理,所以日常生活我们要学会止语。止语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清净身、口、意三业,也被称为“闭口禅”,是一种常见的修行方式。止语分为两项,“心止”和”口止“,可以理解为心中清静不生妄念,事理圆融无须多言。佛教要求“不绮语”不“两舌”,即不要讲“杂秽语”,一切不正的言语词句,这些都是“杂秽语”,“不两舌”既不说挑拨离间两面三刀的话。如果爱惜自己的身心,就应当做到适当的止语,言语得体不要搬弄是非,不要闲言碎语,更不要口出恶语伤人,不要花言巧语骗人。

烦恼皆因强出头,话未出口他是你的奴隶,话一出口,你是他的奴隶

珍惜身心的健康,从善护口业做起。当我们想要开口评价别人,或提出辩驳的时候,需要观察五颗心,恭敬心、慈悲心、忍辱心、惭愧心、无知心。恭敬心使我们觉知宇宙天地万物之大,而我们之渺小,从而不敢开口妄语。慈悲心是我们不忍去随意开口指责批评他人。忍辱心是我们践行吃亏是福的利好法门。惭愧心是我们“不见世间过,只见自己过”,不要说别人过错的最好利器。无知心是开启我们“所见非所见,所闻非所闻,所想非所想”的不可说之智慧密钥。

烦恼皆因强出头,话未出口他是你的奴隶,话一出口,你是他的奴隶

用这五颗难得之心,来守护我们不造口业的愿力,才能达到心不随境转的境界。止语不是没有礼貌,是真正的尊重。自己清静了,也为他人留出一个自由的空间。学会无诤才能安住内心的平静。懂得沉默才能体悟空性的智慧。所谓止语并非只是语言的止息,而是内心的无念无住,回归更深的觉醒与自由。在沉默与独处中,才能真正懂得修持的意义。真正的安静源于内心,而非外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