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推手”你我他

道路寬闊、處處整潔,車水馬龍、文明禮讓,璀璨夜景、流光溢彩……漫步武威的大街小巷,人們時時能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巨大變化。

參與,是文明創建的動力之源;共建,是文明創建的生機所在。我市堅持“城”的文明與“人”的文明同步推進,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提高市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力求齊推共進,實現互動多贏。

“文明出行的習慣要靠平時養成。”在涼州城區祁連大道一處斑馬線旁,正等紅燈的市民李宗斌告訴記者,每次在斑馬線旁遇到禮讓行人的汽車,會加快腳步迅速通過。大家雖然沒有過多的言語交流,但是一個揮手的動作就像點開了微笑的開關。而不少駕車司機也告訴記者,按照紅綠燈指示禮讓行人並沒有耽誤司機的時間,反而讓武威的交通更順暢更有秩序。

此外,我市還搭建交通違法“隨手拍”平臺,將車窗拋物等交通違法行為納入舉報範圍,給予舉報群眾物質獎勵,鼓勵全民參與交通管理。

每當週末,武威滿城盡顯志願紅,來自社會各界的志願者們,用行動點亮“文明之光”。“經常能看到志願者忙碌的身影。”市民黃金明說,志願者們清理樓道雜物、撿拾綠化帶垃圾,清理牆面“牛皮癬”,對小區內的自行車、電動車進行有序擺放……

四月春暖花開,天馬湖畔奼紫嫣紅。市民高萍家住東湖名苑,“城市越來越綠,我們普通市民也要有所作為。”她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市民自覺加入到創建文明城市的隊伍中。“散步時,總能看見市民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放入垃圾桶。”高萍說。

城市文明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具體到市民的一張笑臉、一句話語、一個舉止……越是細微處越能體現出市民的文明素質,越能展現武威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程度。

如今的武威,人們總能與文明不期而遇:文明熱情的服務窗口、細緻到位的便民設施、覆蓋大街小巷的“紅馬甲”志願者……文明之花的綻放正潛移默化地推動著城市的進步和發展。

本報全媒體記者甘曜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