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蓋主被冤殺,自毀長城宋文帝

晉末劉宋時期,他出身寒門,卻能立下赫赫功勞。他對國家忠心耿耿,卻因功高蓋主被殺。他是國之長城,他之死,北魏朝廷揚聲高呼。後人都知道《三十六計》,卻少有人知道這本書的作者。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翁譚道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譚道濟的璀璨人生:

功高蓋主被冤殺,自毀長城宋文帝

一.平四方

檀道濟祖籍高平金鄉,出身寒門,自幼父母雙亡,長大後加入大名鼎鼎的“北府軍”,被劉裕看中,遂投入劉裕麾下,追隨劉裕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義熙十二年,劉裕北伐後秦,檀道濟任大軍先鋒,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所到諸城皆降,克許昌,成皋,迫降洛陽,俘虜敵軍4000多人,周邊的謀士都建議他誅殺敵軍,以絕後患,檀道濟卻說:討伐有罪的君主,撫慰受難的百姓,就是現在該做的。”,並釋放了所有俘虜,檀道濟此舉大得民心,率領部下前來投誠的人很多,隨後檀道濟同友軍合軍,平定長安,一舉滅亡後秦。在討伐後秦的戰爭中,檀道濟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屢戰屢勝,戰功赫赫。難得的是拿下洛陽對軍民的安撫工作,表現的與五胡亂華以來以殺人樹威的血腥政策完全相左,深得百姓擁戴。之後,檀道濟任南兗州刺史,節制江北淮南諸郡軍事,屢次平亂,是劉宋開國第一大將。

二.雍新君

回到建業後劉裕稱帝,國號為宋。檀道濟成為劉宋的開國功勳大臣。此時北魏也日漸強大,檀道濟任鎮北將軍,駐軍在淮南邊疆,屢與北魏交戰,多有勝績。劉裕稱帝后沒幾年就病卒,太子劉義符繼承帝位。冊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四人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君。可是新君劉義符在位時居喪無禮,又好為遊狎之事。青春少年,童心未泯,但知玩耍嬉戲,什麼父喪,什麼軍國大事,更不放在心上。群臣諫言,一概不聽。北魏兵犯境,作戰失利,將軍自劾,國人驚惶,他也不管,真個是無憂無慮,得快樂時且快樂,不作杞人去憂天。徐羨之、謝晦、傅亮等人有心廢除這個皇帝,按順序就要立劉義真為帝。但劉義真本來就與幾個顧命大臣不和,在外地又隨性生活,和一批文人在一起,生活放任。故而徐、謝、傅等人先借皇命把劉義真貶為平民。在此過程中,三人多次和統兵在外的檀道濟商議,檀道濟一直反對貶劉義真,但沒效果。要廢劉義符這個皇帝,三人還是知道檀道濟在軍隊中的巨大聲望,就把他召了回來,告訴他要採取的行動。將廢除劉義符的皇位,讓劉裕的第三子劉義隆繼位。看來大家都是對劉義符失望透頂,檀道濟也同意了,當晚謝晦請檀道濟在家裡睡覺,謝晦,怎麼也睡不著。檀道濟卻鼾聲如雷,睡得那叫踏實。謝晦大為驚歎佩服檀大將軍的心胸肚量。第二天檀道濟帶兵在前,徐羨之等人隨即跟上殺了幾個內侍,把醉眼惺忪的皇帝扶下船,收了印授,別過群臣,“護送”到原來的太子宮,隨後徐羨之等人派人把劉義符送到外地,秘密派人殺了劉義符和劉義真。而後又派傅亮接新皇入宮。

功高蓋主被冤殺,自毀長城宋文帝


三,清權臣

按理說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四人用力劉義隆為新君,怎麼說也算有從龍之功了,可是咱們的宋文帝不這樣想,他認為徐羨之、傅亮、謝晦三人誅殺他的大哥,二哥,實乃亂臣賊子,二譚道濟頂多只能算是受他們脅迫,故而於一年後先殺了徐羨之、傅亮,而後又令譚道濟為統帥討伐謝晦,謝晦雖然智計無兩,可到底還是個文臣,哪裡能使身經百戰的譚道濟的對手,沒多久兵敗被抓,而後被殺。此時,劉裕留下的顧命大臣就只剩譚道濟一人在世了。

四.戰北魏

話說咱們這個宋文帝劉義隆,雖不像他哥劉義符那樣昏聵無能,在位時處理內政遊刃有餘,南朝也開始富強起來,但是他就一個毛病,就是喜歡瞎指揮,明明自己長於治國,卻偏偏要對部隊打仗指手畫腳,還嚴令部隊沒經過他同意不許亂動,大家都知道,戰場上都是瞬息萬變,他劉義隆又沒有在戰場,本來消息流通就不是很方便,他還喜歡遠程遙控,這樣的部隊要是能打勝仗才是奇蹟,但是就在這種狀況下,咱們的主人公譚道濟卻能然後將自己帶著的大部分士兵都領回去。真可謂是用兵如神。而在此還有一個典故“

唱籌量沙”,

話說宋文帝元嘉七年,宋軍北伐。檀道濟二十幾天三十幾戰,連連獲勝,威震敵膽。但另幾路到彥之等戰敗,北魏軍趁著冬天黃河結冰,大舉反攻。檀道濟的糧草運輸等被切斷,宋軍糧食即將告罄,往後撤退。有投降北魏的士兵告敵情況,魏軍追上來,迫近宋軍,宋軍人心惶惶,有潰敗危險。危難時刻,顯檀道濟乘夜色堆起一座沙山,把最後少量的米蓋在上面,命令管糧士兵清點糧食。一邊士兵在用斗量米,一邊士兵拿著竹籌大聲計數。到天亮,北魏探馬看到宋軍還有這麼多糧食啊!遂殺了投降的宋兵!之後北魏軍漸漸圍攏來,檀道濟讓將士們頂盔貫甲,嚴陣以待。自己穿著醒目坐在車上,軍隊列隊穩穩出行。魏軍久與檀道濟交手,都知道他的了得。見又有糧食,又如此從容,都不敢逼近,就這樣讓檀道濟全軍而還。這種在大敗戰的不利情況下,帶著大部隊安全撤退,虎口逃生的本事,的確讓人嘆為神來之筆。

功高蓋主被冤殺,自毀長城宋文帝


五.慘遭誅

由於多年在軍隊中的優異戰績,讓他在軍中朝中聲望日隆,他的幾個兒子也很能幹,心腹戰將薛肜、高進之英勇無比。加之宋文帝身體不好,政權交替之際,新君和舊臣的關係變得異常敏感。當時,政權由彭城王劉義康執掌,為了順利實現權力交接,防止宋文帝死後檀道濟謀反。便趁著文帝尚在、餘威尚存的機會,矯詔召檀道濟入朝。入朝前檀道濟的妻子說:“咱們家功勞太大了。沒事叫你看來禍事來了。”胸懷寬廣的檀道濟說:“我為國家出力有什麼禍事?”果然被譚妻說中,借入朝之機,將檀道濟與軍隊分離,然後伏兵擒。此時,譚道濟方才凝白妻子所說的話,他氣憤地把帽子丟在地上,大聲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宋書·檀道濟列傳》)。意思是說,我乃國家長城,你這是自毀防禦啊。這就是“自毀長城”的典故。劉義康不但殺了檀道濟,還將三個兒子以及與檀道濟關係密切的司空參軍高進之一併斬首。萬里長城讓自己人給推倒了。據說當天建業地震,滿地長出白毛。兒歌唱道:“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多年的交戰,使北魏軍非常忌憚檀道濟,甚至用他的畫像驅鬼,譚道濟遇害,北魏朝臣彈冠相慶:“道濟死嘍!那些江南小兒還有什麼可以害怕的?”

元嘉二十七年,北魏鐵騎直達長江北岸,飲馬瓜州。宋文帝登上石頭城,看到北騎馳騁,長嘆道:“如果檀道濟還在,他們怎麼會來這兒?”

功高蓋主被冤殺,自毀長城宋文帝


檀道濟死後,北魏開始舉兵,進攻劉宋。當北魏大軍直逼劉宋都城建康的時候,尚未斷氣的宋文帝這才想起檀道濟,懊惱的說:“假若檀道濟還在,何至於此啊。”可是,歷史沒有假如,劉宋王朝從此後便開始步入下坡路,後面的皇帝一個不如一個,

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終於在享國59年後被權臣蕭道成取代。與之相對的則是譚道濟所著《檀公三十六策》則被後人編撰為《三十六計》永世受後人追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