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雲南的茶樹按樹的形狀可分為喬木、半喬木(小喬木)和灌木三種類型,大葉種茶樹是以喬木形為主,分別有鳳慶大葉種、勐庫大葉種和勐海大葉種;中小葉種茶樹是雲南最多的樹種,兼顧喬木和半喬木形;灌木形主要是臺地茶和良種栽培,包含大葉種和中小葉種。

今天我們以市場實際來做對比說明。

(一)喬木形作為最古老的茶樹是不是品質和價格就是最好,半喬木和灌木就低一些?

答案當然不是。

以臨滄的邦東茶區茶區為例,山頂的娜罕是喬木形為主,山腳的昔歸屬於藤條型半喬木(小喬木),娜罕以花香巖韻著稱,而昔歸反而是霸氣出名,價格更是昔歸比娜罕高上五六倍。

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二)大葉種的內含物質是不是比中小葉種豐富,價格也更高?

答案當然不是。

對比同是臨滄茶區的鳳慶大葉種和雲縣中小葉種,這兩個縣相鄰,但鳳慶大葉種的茶氣普遍較弱,適合做紅茶,而云縣中小葉種的茶氣較重,浸出物更大也更耐泡,適合做普洱生茶。補充一個小知識,在同一個茶區的同一種茶,適合做生普的價格通常都會比紅茶高一些。

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三)圓葉形的茶葉要比長葉形香甜,是不是圓葉形的茶葉就是最好最貴的?

答案當然不是。

圓葉形的茶葉通常是小葉種為主,像今年“炒得最火”的倚邦小葉種的極品“貓耳朵”就是卵圓形,香甜水路細膩;同樣火在塔尖的冰島茶卻是長橢圓形,花香柔和,有獨特的冰糖甜,價格比倚邦貓耳朵要高的多。

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四)高山雲霧出好茶,是不是海拔越高的茶葉就越貴?

答案當然不是。

高山雲霧出好茶,這是相對低海拔地區而言的,比如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海拔超過三五百米就是高山雲霧,晝夜溫差大,周邊生態環境好,茶的品質相對更好。但在雲南茶區海拔的起點就是千米左右(最低的四五百米也有,很少數),樹種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最佳的生長海拔在1200-1700米,一旦海拔超過2000米,會遇到冰雪氣候,茶樹很多就無法存活。所以在雲南不要講海拔,茶葉的品質高低跟海拔沒有必然關係。

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五)葉片顏色越深,是不是茶葉的品質就越好?

答案當然不是。

雲南的茶樹鮮葉通常分為褐紅(紫娟、變異紫芽)、淡綠、深綠(墨綠)和綠淡黃四種,葉片顏色深淺受兩個影響,一是品種帶來的厚薄,另一是光照(平常說的向陽面、向陰面)。葉片厚帶來的顏色深是好的,但向陰面造成日照不足的顏色深的茶葉相對較差。以一芽兩葉為標準,綠淡黃或深綠淡黃帶厚的茶葉品質為好。

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上面說的“當然不是”是為了讓大家摒棄固有的意識,不是絕對的意思,喬木與灌森、大葉種與中小葉種、長葉形與圓葉形的品質好壞,受土壤、氣候、周邊生態環境、種植技術和製造工藝的影響均有不同,還有受資本和運營的影響也大。

茶在於喝,通過嘗試不同風味,適口為珍最是關鍵。

這裡小提示一下,不是臺地茶就不好。

大家喝到正宗的安吉白茶、龍井、竹葉青都是高品質也是貴的,它們都是良種化的臺地茶,所以不要一聽到臺地茶就覺得不好,要區別臺地茶是否良種才是關鍵。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肯尼亞紅茶和印度紅茶也全是良種化的臺地茶。

關注景素(jingsu2016),讓茶迴歸到喝的本質。

普洱茶的品質、價格是否受樹種、葉形和海拔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