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稻穀暴漲是不是到頭了?



正如筆者前期預計的那樣,在國內稻穀價格“瘋漲”10天后,國家臨儲中晚稻穀拍賣終於“安排上”了。此公告在4月10日晚八點左右公佈,公告顯示是在本週原有基礎上增加的100萬噸。從拍賣時間上來看,較去年早一個月有餘(2019年為5月21日),那麼從投放量上來看錶明瞭國家平抑物價的決心,印證了我國稻穀庫存充足,給廣大群眾吃了顆定心丸,國家這是無形的手是有能力調控市場的。接下來我國稻穀市場將發生怎樣的格局?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國家臨儲中晚稻拍賣重啟,將抑制稻價繼續上漲,緩解了市場供應不足的情況,但部分品種稻價回調的空間也十分有限,以下是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終端需求與拍賣壓制稻價

自3月31日終端市場搶米以來,稻價快速上漲,其中江蘇、安徽、山東等地的粳稻表現最為明顯,以普通晚粳稻為例,三月底前實際到廠價格在1.25元/斤左右,出米率70%,而截至到四月第一週已漲至了1.40元/斤左右,漲幅高達0.15元/斤,此速度是歷年來少見,受此帶動東北產區普通圓粒、長粒、超級稻、遼星、鹽豐等品種也出現了不同的程度上漲,米企直呼壓力山大,一時間糧源難尋,即使有庫存的貿易商或農戶稻價也是一漲再漲。那麼

稻價如此過快上漲主要原因在於米企的庫存量低,前期米市低迷持續,工廠備貨謹慎。搶米多為突發事件,米企年後已消耗的庫存還未補充完畢,後市多等待國儲拍賣來進行加工。


自清明節後各地搶米的現象開始減少,近十天裡各產區米企開機率多為滿負荷,很快將終端需求就得到了滿足,因此也抑制了稻價的進一步上漲。同時各地地方輪換、省級拍賣、中儲糧拍賣因為間斷,再加上國儲的“重拳出擊”稻價也沒有理由再繼續上漲,筆者認為即使國家臨儲拍賣投放,單從年限上來看19年產各產區還未投放,即使投放其拍賣底價將與最低保護價持平,因此長期來看19年產原糧還將是優質優價的特徵。其中東北產區因粳稻庫存比例較大,19年產圓粒水稻優勢不突出,但農戶要警惕手中的餘糧,特別是普通圓粒水稻以及綏粳18,繼續囤積的風險性很大,大米終端需求疲軟將拖累稻價有回落的可能。中晚秈稻方面,如今豐兩優稻穀到廠價格已達到1.35元/斤以上,出米率68-70%左右、黃華佔稻穀價格在1.45元/斤以上,出米率65%以上,前期筆者曾提到過,從國家臨儲的庫存結構來看,17年的中晚秈稻質量較差,普遍米企不是十分認可,後期18-19年產的原糧仍較稀缺,特別是在新糧上市之前此價格將平穩運行。


拍賣底價或與上年持平

若新冠肺炎疫情未有發生,整體2020年稻穀還是以去庫存為主。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現階段輸入性病例大幅增加,再加上全球糧食危機,使得居民搶米事件發生。筆者認為,降銷售底價雖然是最簡單最粗暴的有效去庫存方式,但根據大米市場格局來看,長此以往不利於保障農戶種植利益,短期內有效,長期陷入惡性循環,2020年國家臨儲稻穀銷售底價將與2019年持平,如下圖所示,公告或將於本週一公佈,請大家密切關注!

【獨家】稻穀暴漲是不是到頭了?

綜上所述,搶米、搶原糧大戰已進入尾聲,接下來市場購銷將恢復平靜。筆者一直認為,終端的大量備貨是在透支市場的需求,未來國家臨儲拍賣常態化,2020年稻穀還將以去庫存為主,成交率也將由高向低,建議各米企仔細斟酌自身訂單情況,盲目追高最後還無法獲得紅利,相對於19年產稻穀擇優收購,市場將是優質優價。欲瞭解更多稻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或可致電0451-88001128諮詢,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享受更多特權。(中國糧油信息網 尹秀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