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細數當下桂林發展的各種熱門話題,臨桂新區近幾年的“出鏡率”居高不下,無論是撤縣設區再造一個新桂林,還是一次次的桂林新、老城區之爭,可以說作為桂林當紅發展的新區,臨桂新區早已聲名在外。那麼,西城大道與中山路有什麼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未來,他們周邊的發展誰會更有優勢 ……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當下的臨桂新區,無論是在居住環境,亦或是配套建設完善方面,都是當下更具發展活力的區域。新區的西城大道與老城區的中山路均是南北縱貫的城市主幹道路,他們往往能擔當起周邊甚至整個片區的發展橋樑,而與此同時,圍繞這兩條主幹路的發展軌跡竟有著很高的相似之處。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01 西城大道VS中山路


西城大道:在臨桂新區,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一棟棟標誌性地標建築,從機場路西城大道路口往南到秧塘片區,西城大道沿線彙集吾悅廣場、楓林美食街、花生唐等商業綜合體,並有多個大型小區、市直機關單位、公園分佈兩側。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臨桂新區西城大道為雙向8車道(部分路段為雙向10車道),機非分離,北接西二環路延長線,南連臨蘇路,沿線與機場路、世紀大道、山水大道、萬福路等相交;2018年11月,西城大道南延線道路提升工程開始施工。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中山中路:在全國各地,有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桂林就是其中之一,桂林中山路作為桂林最繁華地段、南北交通主動脈和著名景觀大道,橫跨疊彩區、秀峰區、象山區,周邊商業體林立,十字街、中心廣場、步行街等是絕大多數桂林人常逛的地方。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中山路分為中山南路、中山中路、中山北路。當年孫中山在桂林誓師北伐,就住在中山中路的靖江王城,裡面至今有“中山不死”立碑。中山路雙向6車道,中間為3米寬的綠化隔離帶,大青石板鋪就的人行道總寬度達18米。道路兩旁種下了桂花、銀杏等名貴花木,設置了座椅石凳、飲水設施、電話亭、殘疾人通道等。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02 有哪些相似之處?

①、地理位置


西城大道北接西二環路,連通桂林西片區大動脈;南連臨蘇路,是去往兩江國際機場、桂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必經之路;中山路南北暢達,往北可直達桂林北站、桂林西站,直通桂林以北靈川縣等片區;往南可至雁山、陽朔等地,是南北連通的要道之一。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②、文化配套


西城大道東西兩側沿線佈局有創業大廈、建設大廈、投資發展大廈、金融大廈、臨桂區政務中心等重要市政機構;中山中路西側五美路曾是市府機關單位駐地。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③、生活休閒配套

中山中路有中心廣場;西城大道有市民廣場。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中山中路有兩江四湖水系;西城大道有環城水系。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中山中路有日月雙塔文化公園、榕杉湖景區、象山景區;西城大道有山水公園、飛虎公園、市民公園。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④、商業體


中山中路有十字街、步行街、東西巷、聯達廣場等商業體;西城大道有吾悅廣場、花生唐購物中心、楓林美食街、萬達廣場(即將開業)。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03 行政中心VS文化中心

作為區域壯大發展的經脈,基礎交通硬件的完善對區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臨桂新區西城大道周邊,近乎方正的區域裡道路交通“網格化”,沿線以創業大廈、建設大廈、投資發展大廈、金融大廈等行政辦公設施為主流,行政中心定位明顯,同時也將這座新的行政中心各處功能劃分凸顯了出來。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中山中路沿線周邊匯聚王城、象山榕湖等景區,歷史文化氣息更濃郁!


臨桂西城大道VS中山中路,新、老城區之爭“誰主沉浮”?


其實,隨著桂林的建設進程加快,各方面配套的逐年完善,人們對於地緣的固有觀念已經明顯淡化,所選擇的居住地點也不再過於拘束,範圍更加擴大,新區與老城區各有優勢,由此,臨桂西城大道把中山中路挑落下馬,可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