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第37屆南京電動車展會在南京如期舉辦,電動車行業南京展和天津展算是行業兩大盛會,各參展商都會拿出看家展品競相爭豔。回望今年3月舉辦的天津展,觀展人數達到21.8萬,三天累計客流量突破35萬人次的盛況,南京展明顯也會被寄予很高期待。

回顧天津展:新國標的影響明顯,電動車企迷茫,換電行業看到希望

回顧一下天津展的背景,新國標發佈前後,3C認證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幾家歡喜幾家憂的廠家,帶著複雜的心情和手忙腳亂趕製的國標車參展,90%的車企在3C認證前陣亡,剩下拿到3C認證的車企,明顯期待能拿到新品類市場的頭啖湯。可惜,幾家如臺鈴、小刀、艾瑪等品牌在展區巨大投入打造炫麗展臺,但是匆忙趕製的國標車如同“共模車”,識別差異如同在玩“找茬”遊戲,考驗眼力,許多參觀展會的觀眾和媒體失望而歸。行業迫切需要創新,對國標的限制吐嘈聲不斷,行業協會抱怨委屈,而廠家被束縛手腳,用戶反而變成了觀望者,經銷商電動車銷售遭遇滑鐵盧。更有作為行業領導品牌的雅迪沒有如期參展,傳聞是因為新國標與某協會產生了意義,退出天津展會後,同期在舉辦發佈會獲取關注。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一:天津展廠家展區

反而是作為新興模式的換電企業大有喧賓奪主之勢,超過10家換電企業的參與讓觀展人在每個展館都可以看到各類換電櫃/電池。尤其是備受關注的e換電展區,據內部人士透露展會第1天預計共接待意向合作伙伴超過1萬人,整個行業呈現出“井噴”之勢。各個換電品牌展廳前諮詢代理加盟的電動車從業者絡繹不絕。代理商看中在新國標的大背景下,換電技術的出現,有效解決了續航的瓶頸,同時也將為行業用戶提供安全高效的電池管理服務的優勢。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二:換電企業展區

圖二:換電企業展區

剛落下帷幕的南京展的熱度似乎遠不及天津展,無論是人流還是品牌商投入,規模來看。筆者推測,一個舉辦方缺乏對展會的宣傳,其次可能是近期渠道銷量下滑,而天津展“共模車”的失望,對天津展有了一些影響,但是細看南京展會還是對行業的發展能洞悉到些許端倪,也有許多亮點值得關注。

南京展看雅迪傲嬌,洗刷天津展的不甘,國標車顏值整體提升

有資質的企業會在南京展傾力血拼的局面並沒有出現,磨合了約半年的時間,電動車企似乎變得開始理智和冷靜下來,接受了新國標之後,對於國標車的細節打磨也是下足了功夫,儘管新國標電動自行車產品限定較為嚴格,生產廠家在車輛設計上很難有更多的發揮,“共模車“的尷尬在南京展似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傳聞有些廠家的車型一改再改,改了幾十上百個版本。品牌動作和投入不斷提升,自上次天津展小刀明星親臨現場,現場簽單業績滿滿之後,臺鈴在本次南京展邀請了代言人鄧超現場體驗新車,雅迪現場發佈由範迪賽爾代言的新車,同時現場各國血統的車模,贏得不少眼球。同時頭部品牌也開始重視電動車的創新和智能化的結合,如雅迪石墨烯電池、小刀三動力核心技術、臺鈴雲動力3.0系統物理感應等全新電動車技術在展會上進行了展示,電動車企開始重視技術創新和品牌打造非常明顯了。尤其是雅迪展區人流量明顯更大,雅迪的換電快充成了一大亮點。作為車企領導品牌,公開的展示了換電模式,併發布了換電車,似乎也是對行業認可的另外一個證明。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三:雅迪展區

看明白了換電行業嗎?淡定的依然淡定,出大招的看起來卻很著急

回到今年在風口浪尖被資本追逐的換電行業,依然是本次展會的關注焦點,參加本次展會的換電企業包括了布展規格第一大的易騎換電,第二規格的蜜步換電,獨立展區的易馬達e換電,在能源區域的超威投資的閃行換電,依附於雅迪的哈嘍換電(推測哈嘍未來可能會變成雅迪換電),鐵塔換電櫃飛哥換電等十來個換電品牌。天津展露臉的好些換電企業沒來,張飛,天牛,AI換電等,尤其是哈囉換電,做共享出行相對有優勢的哈囉換電自從天津展高調發布了換電模塊,近半年似乎進展並不明顯,而南京展也未參加,難道是在埋頭紮根,不知道在它鄉的他們還好嗎?當然新面孔也是不少的,如1號樁換電、小斑馬等換電品牌也在蠢蠢欲動,另外鋰電的被認同和發展,也吸引一些能源企業正在或即將參與到換電這個龐大市場角鬥之中。

放了大招的易騎,沒有很好的掩飾住內在的不安

不可忽視的是易騎換電花重金包下1300平展廳,整個互聯網的設計風格,無不透露著蔚來和騰訊的影子,可惜只是影子。不可否認概念產品“一鍵換電”很有未來感,同時換電櫃顏值很高,比起舊版有很大的提升和創新,厚重感更甚,遠看如同放大版充電寶換電主機,換電展車也不少,覆蓋多家如愛瑪、綠源、新大洲、小刀等主流品牌。可是想想前不久風口浪尖的蔚來,不知道易騎看似繁華的背後到底是驚恐不安還是奮力一搏,值得懷疑。無論是易騎的融資情況,網點覆蓋,用戶規模來看,他們的確在下一盤大棋,似乎生態就在眼前,可是又很讓人擔心這步棋是在PPT上,而不是在路上。畢竟從配件,廠家,渠道,到用戶,如此場的流通鏈條,能實現打通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如此到用戶真的能實現隨時隨地去哪裡,最需要的其實是足夠的換電網絡作為基礎。易騎展區看起來產品場景和產品矩陣搭建起來,商業模式卻還沒明確,瘋狂投放換電櫃,但是卻缺乏用戶交易數據,故事是很好講,產品卻只是落在概念上,真是讓人捏汗。易騎內部的一些是是非非也在空中飄蕩著,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還是需要注意細節,譬如如此重要的展會展板上竟然有錯別字,難道是互聯網傳播的新玩法?易騎大手筆的投入,卻因為大大的展區而人流的減少,透著淡淡的憂傷,令人唏噓。期待天津展的表現。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四:易騎換電展區

蜜步差異化的定位值得認同,令人欣慰

蜜步換電似乎沉穩了一些, 值得欣慰的是他們似乎找到了差異化的定位。天津展上他們發佈的換電櫃還處於概念模式,沒有商用,當時在招商時提到多種模式,包括C端理財模式,車型也似乎豐富。然而今天會明確的介紹他們目前是跟企業合作的定製模式,給美的優鮮、順豐做定製,他們的站點也是圍繞這些企業鋪設,能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定位,對於摸索了半年的創業項目來說也是不容易的,渠道定位跟其它換電企業有明顯差異,這一點值得認可。但是提到產品質量安全性能和商業模式,並沒有給明確的答覆,需要進一步瞭解。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五:蜜步展區

日換電單數超過40萬的易馬達e換電很淡定,卻也讓人看不懂

要說行業領導者易馬達e換電的淡定,低調的令同行都著急了。今年一直保持著高增長,據說目前的日換電單數超過40萬,覆蓋城市超過40個,從規模上講當之無愧的領導者,然而幾次展會都是同樣的展品,展臺規模和易騎換電比起來只能說是小巧玲瓏,著實令人費解。照說一直強調產品為王,重視品質,但是從外觀上,外行人士的確判斷不出差別來。也並沒有像其他換電企業紛紛推出新展車,據內部人士透露,易馬達e換電對換電產品的理解是作為基礎設施的產品,安全可靠最為關鍵,產品本身具備穩定性和標準化的屬性,反而一旦穩定下來,迭代更新更適合,完全改變外觀或者結構並不現實。同時作為領導者,依然堅持帶頭把品質做好才是關鍵,畢竟換電產品並非普通消費品,投入市場和新品研發都是很謹慎的。低調,簡單,專注的態度的確與現在的互聯網文化不太一樣,但是守獨務實的態度在行業卻是公認。據說易馬達e換電的招商電話一直是爆滿的,儘管不太確定,但是從現場來看,想和e換電合作或者代理的行業人士是真的很多,儘管展位偏僻低調,但是依然有人問路過來洽談。但是畢竟行業在發展,能源企業、電動車企都入局了,e換電一直歡迎對手的加入和成長,畢竟市場之大,需要大家一起去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只是競爭對手的成長、新產業推動時偶遇的阻礙總歸是會帶來壓力的,面臨風口浪尖的事估計也不會少,畢竟行業和資本都盯著呢,而且易馬達e換電頂著頂級投資方背景,超過100項專利技術的光環,資方也不乏技術頂尖的世界500強企業,不知道易馬達e換電接下來是不是能有更多的創新亮點推出,拭目以待吧。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六:易馬達e換電展區

閃行換電商業模式說得清楚,但是產品品質還待檢驗

閃行是由超威集團、浙江快驢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雷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碩融資租賃(深圳)有限公司超威鋰電、天津暢捷公司五家公司聯合打造的換電品牌,本次他們展區也是很亮眼的和超威對面相望,也展出了換電櫃,電池和展車,換電櫃整體設計還是可以的,整套系統來說不偏不倚,畢竟沒有投入市場,電池的品牌是否經得起檢驗,交給時間了。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7:閃行展區

今天以後,明天的哈嘍去向何方

怎麼說呢?哈嘍也是相對較早做換電的企業之一了,這一次在雅迪展區跟雅迪的快充結合在一起成了換電快充專區進行展示,但是明顯變成了雅迪換電,雅迪換電車,只有在換電櫃商保留了哈嘍的LOGO,讓人不得不猜測,哈嘍換電未來將被併成雅迪換電的可能,從本次展臺的呈現方式,品牌標識方式來看,不得不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至於是否如此,實錘待驗證了。

從2019年南京電動車展窺視行業的動盪沉浮

圖八:雅迪展區(哈嘍換電)

未來將到,看似迷茫卻已清晰的大浪淘沙

還有一些換電品牌就不一一累述了,其中一些還只是概念展示階段,但是半年時間,就可以看到行業發展速度之快,變化之大,無論是電動車廠家態度,電池行業的態度,還是換電行業自身的演變,所有的動向都在傳遞同樣的信息,這個賽道潛力無限,而且越往前走,在存在大浪淘沙和優勝劣汰的同時,行業發展路徑和市場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了,原有的B端市場走向C端的模式儘管還在探索,但是已經顯露出了不少線索和端倪,可能僅僅缺的只是一個極好的商業模式,將其進行全面梳理或者平臺化的整合,到底是誰或者哪幾家能通過不同的路徑把整個生態完善建立起來呢?在此不作多透露,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明年可能就清晰明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