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1

“4月20日,央行公佈新一期LPR,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其中1年期降低20個基點,5年期以上降低10個基點。”

讀到這樣一條消息,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和朋友圈中介、置業顧問是一樣的:

1、房貸要降了,趕緊貸款買房!

2、固定利率轉LPR,更省錢更划算。

用南陽人的話說,真罕點!過這個村,沒這個店兒了!

但彆著急,你再仔細想想,選擇LPR,究竟划算不划算?

我們先來搞明白LPR的前世今生。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雖然是個2013年就提出來的舊詞,但火起來卻源自去年央行的改革。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具體什麼意思,我相信99.9%有錢買房的大媽大爺,看完百度介紹,也是一頭霧水。

如果只針對房貸談LPR,其實幹脆把它叫作“浮動房貸”,更接地氣(雖然它指的是利率,但無妨指代房貸)。

對於大多關心LPR的買房人來說,LPR就是新房貸政策——

一旦選擇LPR,就意味著每年還的錢,不再是個固定的數額,要根據市場浮動。

這不2019年8月份央行剛完成LPR改革,2020年一開始,就催著各大銀行趕緊跟上節奏: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既然是改革,為什麼這一次不摸著石頭過河,要這麼著急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2

LPR其實是金融市場改革


我們看之前央行官網發佈的答記者問: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2019年8月17日,人民銀行發佈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公告。目前接近90%的新發放貸款已經參考LPR定價,但存量浮動利率貸款仍基於貸款基準利率定價,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不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為進一步深化LPR改革,人民銀行發佈了〔2019〕第30號公告,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平穩轉換。”

措辭之中,用到了“改革”、“深化”等詞彙,對於舊有的基準利率,還說了一句非常否定的評價:

“不能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不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

上面的話,我們往往需要反著看,才能更好地理解當下。對於這句批評,我們可以倒過來讀:

“LPR能夠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有利於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

反正就是新的好,舊的不好。

在近四十年的中文詞彙裡,“改革”一詞具有特殊含義。“改革”就是“向好”,就是更加開放,更加與國際接軌。所以這次利率改革的潛在邏輯便是,因為LPR是新的,所以比基準利率更好。這句話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對,但是這樣說有利於改革。

如果LPR真的比基準利率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現在糾結改,還是不改?

可見這事不好說,不能一刀切。

基準利率是一個計劃經濟的產物,針對的是商業銀行、金融證券市場。

簡單來說,央行是管印錢和發錢的。錢發多了,貨幣貶值,老百姓手裡的錢縮水。錢發少了,企業借不來錢,難以融資,不利於投資,阻礙經濟發展。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所以錢發多還是發少,就需要工具調節。基準利率便是央行調節貨幣流通的工具。

商業銀行想借給你錢,定個利率,得看看央行制定的利率標準,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是高利貸,屬於違法。

如果銀行急著把錢借給你,給出了超低利率,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同樣不符合規定。因為這樣做會引發商業銀行的惡性競爭,造成過度放貸、拆借,或者是地方權力濫用,加大了銀行的借貸風險,央行也要阻止。

說白了,基準利率就是看得見的金融管制。央行劃下一道線,給其他商業銀行一個參考標準,那些靠吃利率差生存的銀行,就要按照“基準利率”來制定自己的利率標準,高於或者低於央行規定的浮動範圍,就是違法。


3

利率管制好不好?要看情況而定。

有些國家就不喜歡管制,譬如美國。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至今沒有央行,美聯儲並不歸美國政府管。

因為美國的締造者和民眾,始終擔心“央行”會受政府管控,會把屬於老百姓的錢拿來幹別的事,滿足既得利益者的私利,不顧老百姓的死活。所以美國一度成立過國家銀行,最後被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給關閉了。

因為在傑克遜看來:國家銀行代表著特權階級對美國人民意志的壓迫。

但傑克遜顯然是個大右派,因為沒有央行或類似的組織,也很麻煩。

例如,政府要採取貨幣政策抵禦金融危機,需要控制貨幣發行量,需要扶持重要企業渡過難關,政府要主導收益少但利於民生的基建,國家參與戰爭要籌款等,都需要有這麼一個聽政府話的央行,為之籌措資金,保證公眾或國家的利益。

最終,美國搞出來了一個美聯儲,它不屬於政府,也不屬於國會,是一個獨立機構,但是又有央行的性質,類似公私合營。而世界上其他國家,多數選擇了建立央行。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央行控制住了利率,就控制住了商業銀行的借貸,就控制住了貨幣流通,就控制住了物價,就一定程度上指導了經濟。

但是利率的多少,是人為制定的嗎?顯然不是。

例如,沿海港口城市的經濟比較活躍,借貸需求大,利率過高的話,影響經濟發展。但是內地經濟相對落後,借貸需求小,利率高點保障銀行盈利,也無可厚非。

例如,在經濟發達地區,經常出現高風險客戶,願意以很高的利率貸款,銀行願意冒險放貸賺取高利息,但是由於央行設置的“天花板”和嚴格的監管,不允許商業銀行觸碰紅線。

由此可見,一刀切地規定利率標準,顯然不符合實際,雖然可能更加安全,但不利於經濟發展。

中國的央行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難以改變,利率市場化一直阻力重重。

這其中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中國的發展,早些年不夠開放,相對封閉,“自成一體”,銀行主要是為計劃服務。


經濟不夠活躍,私企數量少,這個問題並不嚴峻。國企貸款,不就是從自己口袋裡掏錢嗎?中國哪裡有那麼多私企借錢?(還有一種更現實的觀點認為,有錢也不能借給私企啊!)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想當年,存款就是掙錢,個人消費信貸直到98年以後才成規模)

二是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立比較晚,信用評級不完善。放開了,政府擔心容易發生信用危機,導致金融失控,所以個人信貸起步很晚。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引自:《金融與GDP增長》作者:張強)

譬如,筆者去年想在南陽抵押房產拿點貸款,發現某大銀行根本不做這方面業務。在利率管制的計劃經濟環境下,銀行更喜歡跟體制內的資產打交道,不願意去為微小企業和散戶冒險。


說白了,就是這些大型銀行不願意服務社會,只願意服務權貴。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因為放開了利率,就等於放開了金融證券市場(二級市場),各種金融衍生品也會隨之而來。

舉個例子來說,A銀行貸款100萬,5年的收益是50萬(年化利率10%)。


A銀行可以以110萬的價格,將貸款出售給B銀行。


B銀行得到了這40萬的收益,自己留下10萬收益,將其打包成5年期收益30萬的理財產品,出售給客戶。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銀行只有在放開利率管制的時候,才有機會把貸款風險進一步甩鍋,甩到其他市場、機構,乃至個人投資者。經濟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就是放開市場利率,鬆開銀行的手腳不然外面的投資怎麼進來呢?外資銀行怎麼按規則進入呢?

市場化的浮動利率,相當於給商業銀行鬆綁,讓這些銀行大可以或有機會拿著手裡的房貸或其他貸款出售,經過其他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的打包,在金融市場出售這些貸款,把風險轉移給投資者。

LPR就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產物,就是讓銀行有更多的貸款產品,豐富下一級的證券市場,讓買房貸款的人,有更多的選擇,讓更多投資者進入。

以前你是固定的利率,每個月每年,等額本息還款,不操心。


現在你可以選擇浮動的利率:

每年新的LPR+約定加點數。

市場給出一個市場化的利率,稱之為:LPR,各商業銀行自己決定自己的房貸利率(加點)。不嫌麻煩的,可以看看下面的舉例。(其實看懂與看不懂下面的計算,無所謂)

央行再度降息!房貸到底要不要轉LPR?一文說透!


4

LPR是你對未來經濟的押注


其實是否選擇浮動房貸(LPR),就像選擇進入體制內,還是選擇混社會。對於目標不明確,兩頭都想沾光的人,的確是個困擾。

你既想要體制內的安穩、體面、有保障、有社會地位,又想賭一把市場經濟發展的紅利,怎麼可能呢?

體制內(固定利率):每個月固定的工資。

浮動房貸(LPR):明年不知道還多少,可能多,也可能少。

押寶浮動房貸(LPR),賭贏了就能賺一筆,那沒賭贏呢?

所以關於浮動房貸究竟要不要轉,選擇固定利率划算不划算,一切判斷都是根據你的預期。


目前關於這個浮動房貸,沒有任何確定的判斷,只有你願不願意賭一把區域經濟和中國經濟。

譬如說,你選擇了五年期的浮動房貸(LPR),你認為未來經濟會持續低迷,貸款利率會很低,那麼就可以賭一把LPR,但是如果你要往未來二十年,三十年去賭,就不好說了。

畢竟商業銀行不是做慈善的,五年內不收割你,那就等你長壯實了再收割。

商業銀行必須要靠這些房貸盈利,怎麼可能給你讓利呢?如果真的給你讓出利率,那一定是在證券市場可以收割更多利益,如果在證券市場過熱了,水漲船高,那提高一下房貸利率,也是題中之義。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美國次貸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大家都覺得貸款買房很划算,房價一直漲,放手裡兩年賣了還能賺一筆。於是都去趁著利率低,貸款好申請的時候買房。

結果越來越多人扎堆炒房,有人房子賣不出去,貸款也還不上,斷供了。越來越多沒有資質的炒房者斷供,金融風險加大,美聯儲趕緊連續加息,利率上浮。結果呢,刺破泡沫,美國金融就崩盤了。

最後誰來接盤?還是那些做著發財夢的平頭老百姓。

現在浮動房貸的利率(LPR)降下來了,就是刺激大家去購買,於是大家都爭著去選擇浮動房貸,但誰敢保證日後這個利率不漲上來呢?

想想那些宣稱0首付,分期免息的產品,是不是真的便宜了?

我們講一個故事:

在100塊可以買50斤大米的時候,你向銀行借了100,5年後,100塊只能買30斤大米,銀行還會讓你還100塊嗎?

銀行讓你還多少錢不賠錢,其實就是LPR的最低標準。

一位在某大銀行從業的副行長朋友,這樣戲謔浮動房貸(LPR):“利率市場化”的意思是“漲價”,不妨參考“醫療市場化”……

當然,他只是調侃。

關於未來,其實就是一場賭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