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洛陽小學教師馮彧精心打磨不一樣的“道德與法治”網絡課堂!

歡迎點擊上方關注“錦州微資訊”↑↑↑

照片中的淩河區洛陽小學馮彧老師看上去顯得有幾分滄桑,其實他上個月剛剛過完43週歲生日。在孩子的作文中,他是一位“智慧老爺爺”,在洛陽小學老師的心目中,他是名副其實的“才子”。線上教學近兩個月來,他潛心鑽研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新方法,努力追求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新形式,不斷探索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的網課新理念。他精心打磨的道德與法治網絡課堂“四點法”,使孩子們從心靈上得到觸動,在道德上有所成長,彰顯了這位全區道德與法治學科帶頭人的與眾不同的教學魅力。

錦州洛陽小學教師馮彧精心打磨不一樣的“道德與法治”網絡課堂!

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興趣可以讓學習變得通透,需求可以讓學習變得明瞭,不得已只會讓學習變得一知半解甚至一塌糊塗。”

錦州洛陽小學教師馮彧精心打磨不一樣的“道德與法治”網絡課堂!

這是馮彧老師在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時送給孩子們的一段話。他之所以深受學生愛戴,正是源自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開發。“在線課堂”開啟以來,馮老師錄製的網課,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課程的出發點。他的視頻短課,每一課都會包含若干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每一課都會配上發人深省的短視頻,每一課都會用意境相合的音樂背景來烘托講述,每一課都會把單調的文字轉化成視聽語言。讓學生在輕鬆中思考,在快樂中收穫,在情境中成長,這是馮老師執著探索的第一個方面。

以心靈成長為落腳點——“道德,要用心靈來指導實踐。”

錦州洛陽小學教師馮彧精心打磨不一樣的“道德與法治”網絡課堂!

  這是馮老師對於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質的思考和理解。為了讓學生從心靈上得到成長,用心靈來指導言行,他在錄製課程的過程中,比較注重素材的選擇。“擦鞋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尊重帶來的欣慰,“一箭之仇”的典故讓學生看到寬容帶來的富強,一部部動畫短劇激發學生對自己品德與言行的反思,一張張地球被汙染的圖片引發學生對家園的無限關懷……這些素材,是馮老師從成百上千的視頻和圖片中一點點篩選出來的精品,經過處理加工後,最終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映照在學生的心裡。

以視聽感受為著力點——“既然是用視頻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不妨運用影視的手法來吸引學生自主學習。”

馮老師對視頻課的理解,有他自己的考量,他錄製的視頻課,也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如果說科教短片是以往教學中的一個片斷,那麼馮老師的線上教學就是一部完整的育人短片,這是他探索和實踐的著力點所在。將語言凝練化,將文字視聽化,將知識生活化,將課堂藝術化,用影視的手法制作短片,把視頻課轉化成“科教片”,把上網課轉變為“觀影視”,這是一種打破傳統的探索和嘗試,雖然還未得到權威人士的認可,但已經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好評。

以主動思考為關鍵點——“讓思維成為一種超語言的高級活動。”

這是馮老師針對線上微課缺少師生語言互動問題進行的思考。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他把教學語言進行了多元化處理。教材中大段的文字,有的凝練成關鍵詞句,有的錄製成語音講述,有的轉化成圖片視頻,有的留給學生變成懸念……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營造一種全方位的語言接收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用能動的思維來填補有聲語言回應上的空白。

錦州洛陽小學教師馮彧精心打磨不一樣的“道德與法治”網絡課堂!

截至目前,馮老師已經先後為市雲平臺錄製了《學會尊重》《學會反思》等7個課題的課程資源。其中《學會反思》一課被推送到學習強國遼寧學習平臺播放,《地球——我們的家園》和《探訪古代文明》兩課被遼寧教育學院小學資源平臺選用。馮老師應省教育學院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王麗敏老師的約定,正在繼續為學生錄製更多的課程資源。

文圖提供\\通訊員 吳憶紅 周雙蓮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您的看法!微資訊君會一一回復!喜歡的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