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的“網絡課堂”

■戰疫故事

這幾天,歡樂的笑聲不時從帕米爾高原邊境線上一個特別的“網絡課堂”裡傳出來……孩子們的笑聲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電視連不上、手機信號差,孩子的學習怎麼辦?這可急壞了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紅其拉甫村牧民馬加瓦提夏·西力甫。他10歲的女兒胡夏麗·馬加瓦提夏是塔縣小學四年級學生,家在紅其拉甫村,這裡距離縣城80公里遠。受疫情影響,2月中下旬,傳來了在家上網課的消息。終於可以學習了!但是,她還是高興不起來。

胡夏麗·馬加瓦提夏家住在距離村子3公里的邊境牧業點,這裡山高路遠,電視連不上,手機信號也很差,網上學習無法實現。得知別的同學都能在家上網課,自己遲遲無法連上線,把小姑娘著急壞了。她撅著嘴巴向父親求助,可是到哪裡去想辦法呢?

孩子渴望學習的意願這麼強烈,讓馬加瓦提夏·西力甫坐不住了。“對了,去找地力夏提警官。”他一拍腦門,臉上露出了笑容。

地力夏提·熱克甫是喀什邊境管理支隊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民警。收到馬加瓦提夏·西力甫的求助,他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對啊,紅其拉甫村還有好多戶牧民住在離村子較遠的牧業點,其他孩子肯定也存在無法網上學習的情況。如何讓孩子們網上學習不掉線,一時間成了地力夏提面對的頭等大事。

經過摸排,地力夏提發現村裡還有9名小學生和11名中學生存在“網課掉線”的問題。“對孩子們和家長來說,這可不是小事情,必須儘快解決。”他提出,用村警務室當課堂,利用“學習強國”軟件給孩子們上課,警務室的民警輪流為孩子們輔導功課……

民警們你一言我一語,出謀劃策想辦法。就這樣,“牧區臨時課堂”誕生了。警務室變成網絡小課堂,民警化身輔導教師。

3月3日,在海拔3800米的紅其拉甫村警務室,胡夏麗·馬加瓦提夏終於和城市裡的孩子們一樣,享受著網絡課堂學習帶來的樂趣。

“北京時間每天上午10點鐘,民警們組織村裡的中學生準時來警務室上網課,下午4點半是小學生來上網課。”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所長範川川說,“課後,由民警答疑解惑、輔導作業。對於來不了的學生,民警就把課程錄下來,在當天走訪轄區時送課上門,不讓孩子們落下一節課。”

聽著警務室傳來的琅琅讀書聲,民警無比欣慰,家長們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了。

記者 蔣夫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