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課堂”:信息時代教育變革的大演練?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王軍偉、林凡詩)3月19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網絡課堂”:信息時代教育變革的大演練?》的報道。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按下了暫停鍵,為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要求,全國各地紛紛試水網絡課堂。從過去的小眾,突然變為普遍性的授課模式,網絡課堂遭遇了偏遠農村孩子上課難、學習效果難監管等詬病。不過一些受訪教育界人士認為,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授課方式的變革在所難免,如今的“網絡課堂”實際上是一場提前到來的大演練,因為“提前”所以“倉促”,但是其實踐意義不容否定。

(小標題)學校停課網絡課堂成主角

2月6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提倡在疫情期間,各地可以移動互聯網或電話等形式為中小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根據“停課不停學”要求,許多省區市教育部門紛紛組織優秀教師進行“空中課堂”課程錄製,一些地方還用網絡直播等方式為學生授課、答疑解惑。

“原本擔心網絡課堂沒有傳統課堂的互動性,孩子聽不進,沒想到一個單元學習完了,孩子很感興趣。”學生家長楊國勳說,她的孩子就讀於廣西南寧市濱湖路小學二年級,“空中課堂”不僅可以收看同年級的課程,還能聽到不同年級的課程,“其他年級美術課、音樂課孩子都喜歡,現在每天都會主動收看。”

網絡課堂也讓許多鄉村孩子享受到了城裡的教育。廣西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中心校六年級學生蘇靖軒這段時間一直堅持用手機在“空中課堂”上課。蘇靖軒說,老師講解方式新穎,內容詳盡,有聽不明白的,還可以反覆收看。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唐春清說,學校根據自身進度安排教師為學生們直播授課,“山區的學生獲取教學資源方式較少,網絡課堂是他們現階段為數不多的學習途徑。”

“對老師來說,也是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南寧市上林縣城西小學校長黃朝玲說,鄉村學校老師外出交流的機會畢竟是少數,趁著網絡課程共享的機會,老師們可以學習到優秀學校教師的教學技巧,多聽多看優秀課例,對教學技能提升起到不小作用。“不少老師還做了聽課筆記,收穫頗大。”

(小標題)網絡免費公共教育服務仍是新事物

南寧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教授林雯認為,網絡課堂並不新鮮,一些市場化的教育結構早已有較為成熟的運作,但是作為普遍性的免費公共教育服務,尚是新事物,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

“傳統課堂上,老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一對一指導,但是提前錄製的網課提供的是標準化課程,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會存在有的學生認為簡單,有的學生跟不上課程的情況。”林雯說。

學習過程難監督是網絡課堂面臨的又一挑戰。採訪中,一些家長反映,平時要上班,對孩子無法監管,在家的老人往往又難以監管,不得不與孩子“鬥智鬥勇”。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在偏遠農村,由於部分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無法正確監管孩子,放任自流或者粗暴打罵,結果父母和孩子矛盾加劇,孩子對網絡學習變得牴觸。

“由於中小學學生自控力較弱,網絡學習容易導致兩極分化。”南寧市第四十三中學校長陸東旭說,網絡學習十分考驗學生自主性,在教師和家長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學習自主性高的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成績自然更好。而自主性較弱的學生,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對於學習的方向迷茫甚至不自覺,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對邊遠地區的農村來說,網絡基礎設施滯後成為網絡課堂普及的“攔路虎”。都安瑤族自治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縣高級中學教師宋顯斌說,學校高三年級有2000多人,將近一半學生因網絡問題無法正常收看直播課程和“空中課堂”。

不少教師坦言,網課課堂對老師也是挑戰,每天抱著手機電腦,遊走在各類教學APP中,除了“直播”上課還要在線辦公,為學生“操碎了心”。

(小標題)尚需不斷完善 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校長謝小燕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讓網絡教學成為普遍需求,對教育部門在未來如何提供優質免費的線上教育資源具有重要探索意義。網絡課堂不應該隨著疫情結束戛然而止,而應該不斷總結經驗,進行完善,將其打造為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補充。“ 5G時代已經來臨,教學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如果我們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如何應對明天的挑戰?”

“南寧市的‘空中課堂’提供錄製好的課例,和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空中課堂’有‘短板’,優勢也明顯,不僅可以居家學習,還有可重複性、課程質量高等特點,孩子對學不懂的內容可以反覆學習,老師可以對課例反覆打磨,確保提供最優質內容。”謝小燕說。

林雯認為,網絡教學需與教師線下指導相配合才能更好發揮作用。“公共網絡教學資源缺少個性化定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至關重要,未來可以將公共網絡教學資源在課上共享,但仍需要教師輔導和學生的反饋,才能做到教和學有機結合達到最優效果。”

南寧市教科所副所長周梅說,各校間課程進度不同,學生接受能力不同是影響網絡課程體驗感的重要原因,但網絡課堂對探索新型教學具有積極意義。“今後我們需要對此進行調研評估,研究模擬現場教學情境,完善師生教學和輔導雙向交流渠道。”

謝小燕介紹,“空中課堂”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手段,濱湖路小學一直以來都與一些鄉鎮學校結對幫扶,每年派優秀教師前去支教,但畢竟人力有限,“空中課堂”可以破解這一瓶頸,讓更多的農村孩子享受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學資源。

“在5G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樣化,要縮短城鄉間知識鴻溝,應加強偏遠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知識傳播不再因技術而受到制約。”廣西民族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教授秦董洪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