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其實我們不懂他歸隱的心

一說起陶淵明,我們的腦海裡會浮現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場景。

千百年來,陶淵明已經作為一個“歸隱雅士”符號,為文人才子所崇拜,他的詩詞文賦更是被吟詠成經典。

歷史上的陶淵明為什麼辭官歸隱呢?《晉書·陶潛傳》上說,陶淵明是在彭澤縣令的任上,“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封印辭官的。

然而,陶淵明真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嗎?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其實我們不懂他歸隱的心

01“五斗米”是微薄的官俸?

對於“五斗米”的解釋,《辭海》是這樣定義的,就是指微薄的官俸。

據《百度百科》上解釋,“五斗米”也是形容工資微薄,只夠養家活口。

南朝梁沈約編撰的《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陶潛〉中記載:

(陶)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

從以上可以得知,《宋書》也說陶淵明(陶潛)是為了“不為五斗米折腰”,“解印去職”的,並且寫下了千古佳作《歸去來》。

通過“折腰”一詞,更是顯示出了陶淵明自命清高、不同汙合流的高風亮節。

那麼,“五斗米”真的只能養家活口嗎?

首先我們先從古代官員的俸祿制說起。

所謂俸,就是我們現在的月薪,祿則是每月發給官員的米。

西漢時期,俸祿制度開始正規化。朝廷按官吏不同級別,給予相應的俸祿。

東漢初年,又規定凡官吏俸祿,錢幣與實物各半,也就是“半錢半谷”,到了晉朝俸祿制度大體沒變。

陶淵明的職務是彭澤縣令,當時縣令的俸祿標準是“月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其中“一斛”為十鬥。

也就是說,陶淵明每月的工資是2500文錢,150鬥米。

按照一月30 天計算的話,陶淵明的日工資正好是“五斗米”,83文錢。

按照“半錢半谷”的制度衡量,83文錢與五斗米是等價的。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其實我們不懂他歸隱的心

那麼,在晉朝“五斗米”什麼身價呢?

據史學家考證統計,當時“一斗米”約合現在的3.2市斤,“五斗米”就是16市斤。

北魏學者崔鴻創作的《十六國春秋》裡也記載,當時“一斗米值銀半斤”、“一斤肉值銀一兩”。

我們可以想一想,當時縣令的日工資是16市斤米,再加上83文錢,養家餬口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對陶淵明而言,說出“不為五斗米折腰”這種話,豈能是輕描淡寫的泛泛之詞嗎?

很顯然,“不為五斗米折腰”絕對不是陶淵明的真心話,僅僅只是一個藉口罷了。

就現在來說,我們也不要輕易地去用“不為五斗米折腰”評點世人的雅俗了。

02“程氏妹”的去世,加速了陶淵明辭官歸隱的步伐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中雲:

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

程氏妹,是淵明同父異母的妹妹,嫁到姓程的家裡,所以稱為“程氏妹”。

得知“程氏妹”在武昌去世之後,陶淵明“自免去職”,就是說辭去了彭澤縣令一職,從此以後,一直歸隱山林,不再出來做官。

那麼,陶淵明和“程氏妹”情深到什麼程度呢?

陶淵明在《祭程氏妹文》中寫到:

慈妣早世,時尚孺嬰。

我年二六,爾才九齡。

爰從靡識,撫髫相成。

從上述詩文,我們可以知曉,妹妹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那時陶淵明十二歲,妹妹才九歲。兩個人從不懂事開始,就相依為命,一起長大。

從“爰從靡識,撫髫相成”這八個字,就可以看出,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過去,時光不改兄妹的血濃情深。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其實我們不懂他歸隱的心

要說,“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陶淵明辭官冠冕堂皇的託詞,那麼,“程氏妹”的去世,則使陶淵明略有猶豫的歸隱之心更加堅定。

南宋學者洪邁的《容齋隨筆》其四之《陶潛去彭澤》也這樣寫到:

觀其語意,乃以妹喪而去,不緣督郵。

洪邁經過對《晉書》和《南史•陶潛傳》的研判,也是在說他是因為妹妹去世才離職的,與督郵到縣沒有關係。

督郵呢,就是代表太守督察縣鄉的官員,他的到來和檢查工作,也就是史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直接原因。

03“桓玄”集團的失利,才是陶淵明辭官歸隱的主因

陶淵明早年在政治上是很有抱負的,二十多歲就出來遊宦(遠離家鄉,外出做官)。

他在歸隱山林之後,寫過一組具有回憶性質的《雜詩》,“其五”這樣寫到: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他這是在回憶自己少壯之時的宏偉志向和樂觀情緒,其中“無樂自欣豫”就是說即便沒有遇到值得高興的事情,內心也自然歡喜。

他認為,是金子就是埋在土裡,也會發光,大鵬總會有展翅高飛的時候。騫翩(qiānhé)是指高高地展翅;遠翥(zhù)是遠飛的意思。

只可惜,陶淵明的為官曆程,選錯了政治方向,投身於“桓玄”幕府,是他一生施展“鴻鵠之志”的敗筆。

因為,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桓玄集團被劉裕(後來代晉立宋)消滅,一切夢想都化為泡影。

那麼,陶淵明為什麼痴志於“桓玄”呢?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其實我們不懂他歸隱的心

因為他們之間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家族淵源。

據《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

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溼,於是以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

這裡記載了歷史上有名的東晉大將陶侃“竹頭木屑”的故事。

其中陶侃細心收集的竹頭,卻成為了桓溫伐蜀戰船上的竹釘,這說明了陶侃與桓溫之間的默契,他們交情來往也非同一般,是共患難、財強敵的“戰友”。

其中,桓溫就是桓玄的父親,陶侃則是陶淵明的曾祖父。這也是陶淵明政治立場選擇的原因所在。

《宋書·陶潛傳》記載:

潛弱年薄宦,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

其中“曾祖晉世宰輔”一句是敘說了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忠於晉朝的輝煌經歷,而“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一句,就是明確地告訴後人,陶淵明的不復肯仕,是與劉裕(高祖王業,便是指劉宋的立國)有關。

故而,“桓玄”集團的失利,才是陶淵明辭官歸隱的主因。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其實我們不懂他歸隱的心

04寫在最後的話

經過上文闡述,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是數千年來文人研究者的誤解,但是歷史上,陶淵明確實也因“五斗米”棄官而去。

而這裡的“五斗米”是指東晉時期的道教流派,再進一步說,它是被稱為“

五斗米道”。

陶淵明的仕途經歷中,有一次他所依存的上司是王凝之,也就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而這位“凝之”先生呢,卻是徹頭徹尾的“五斗米道”信徒,整天迷戀煉丹服藥,不幹正事。

因此,心高氣傲、腹有雄才的陶淵明炒了“老闆”的魷魚,揚長而去。

總之,陶淵明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是偉大的,不管他因何而辭官歸隱,總也改變不了他“隱逸之宗”的地位和影響。

人生在世,古今一理。有時候,前路的選擇是痛苦的,也是違心的,因為冥冥之中的自由,因為先人前輩的蔭護。

而選擇之後的堅持,卻不是任何人能夠具備的品質,也正因為如此,有種堅持的名字叫珍貴。

陶淵明湮沒在歷史的塵囂中,他珍貴的“堅持”卻留在了人間。

他因灑脫而清高,他也是因獨有的清高而才生產了“淵明”標籤的灑脫。

平民之宴用文字點亮生活,用文化解讀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