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一提起聚餐,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大家聚在一起舉箸共食,快意暢飲,這種用餐方式是“

合餐制”。從健康角度而言,這種其樂融融的場景雖然溫馨,卻存在著健康隱患。經驗與教訓都證明,多一雙公筷、多一隻公勺、多一句提醒、多一個習慣,我們就會多出很多健康的自己、多拯救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因此,現代社會一直提倡“分餐制”,既衛生、文明也避免浪費。

分餐制的出現,是大勢所趨。很多人認為分餐制是從西餐中舶來的名詞,殊不知,我國早在周秦漢晉時代,就已實行分餐制了。從出土的漢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中,均可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景,卻未見多人圍桌歡宴“合餐”畫面。出土的實物中,也有一張張低矮的小食案,即便只有兩人,也是分案而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分餐的好處

1、有利於預防經口傳播疾病,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接觸公共食物,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

2、有利於定量取餐,按需進食,保證營養平衡。

3、有利於節約糧食,減少浪費。

4、有利於控制體重和預防慢性病。

5、有利於大家庭的和睦,大家庭有老、中、青或老、中、幼的組成,分餐能照顧到老人吃飯相對比較慢、年輕人吃飯快,保證老人有均衡的營養,也避免小孩子吃飯挑食。

如果不分餐,可能會造成老人吃不好,小孩子偏食的可能。所以分餐能給老人更多的時間吃飯,給孩子養成專心就餐、不偏食的習慣。

分餐制近年來再一次出現在普通民眾視野,是2003年非典期間。對疾病的恐懼令世人開始從另一個角度來打量日常飲食習慣,這包括了就餐形式。比如在北京風靡一時的“厲家菜”,將中國傳統宮廷菜與分餐制結合起來,既講究了衛生,又克服了中餐的缺點,同時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保持了它“高貴的血統”。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其實早在2003年5月,中國飯店協會制定了《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該標準是在參照國際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飯店與餐館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經全國餐飲業專家委員會反覆討論醞釀而成的。目前,該標準已正式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申報強制性國家標準,並將於近期向全國餐飲企業推廣。

根據餐飲企業不同的業態和規模,分餐制形式包括服務員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擺放公筷、公勺和一人一份的用餐方式等。通過實行分餐制,可以預防、減少各種疾病的交叉感染機會。有數據表明,實行分餐制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為17%。同時,分餐制還可以減少餐飲浪費現象的發生,使全國餐飲業每年節約糧食和農副產品約100億元,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中將分餐制標準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設施條件。餐飲企業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同時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須嚴格實行分餐制;小於300平方米的餐飲企業應積極採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

二是服務規範。餐飲服務人員要進行分餐制培訓,接待高檔宴會時,應更多地實行服務員分餐制;一般筵席(包括婚宴、旅遊團餐、零點等),實行一菜一公筷公勺和一人一盤的用餐方式;會議用餐,更多實行自助餐和公筷公勺用餐方式。快餐和送餐實行一人一份用餐方式。

三是衛生要求。所有食品必須在保證衛生的條件下采購、驗收、儲存、製作和出售,所有設備必須按規定進行消毒,從業人員必須養成按衛生規範工作的習慣。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該標準還規定,餐飲企業應該從正規的商業渠道進貨,餐飲服務人員必須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餐具嚴格按衛生規範清潔消毒,餐廳保持通風良好和環境消毒等。此外,對符合分餐制設施與服務規範的餐飲企業,將頒發分餐制標誌;對達不到分餐制設施與服務規範的餐飲企業,不得接待筵席和團餐。

不難預測,疫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將進一步改變。健康是國家的話題,更是永久的話題。

2019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這是國家層面指導未來十餘年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的一個重要文件。依據《意見》,成立了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發佈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以下簡稱《健康中國行動》)等相關文件。

《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將圍繞3大方向開展實際行動:

(1) 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健康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環境6項健康促進行動。

(2) 維護全生命週期健康,針對婦幼、中小學生、勞動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特點,實施4項健康促進行動。

(3) 防控重大疾病,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重大慢性病及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預防控制,實施5項防治(防控)行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就餐飲為例,人們將越來越注重消費環境衛生、服務人員個人衛生、用具餐具衛生;人們將進一步關注健康飲食,產品溯源、食材考究;用餐習慣、風俗也將被優化,因此服務方式也將隨之而變。由此而導致的消費觀念,甚至價值觀的改變。在市場細分過程中,講究實惠健康、講究性價比、講究品質品味、講究儀式感的、講究藝術享受的,等等,將會漸次分清。因此在環境美陳、服務設計、產品呈現、價格制定等方面應予區別。分餐制、定製化、一次性用具、消毒環節、適度服務等將被消費者選擇。

面對一起一起的重大疫情災難,要痛定思痛,檢視自身,不僅需要戒除“舌尖任性”的慣性,還需要丟掉“萬筷齊發”的習慣,更需要改良“熱鬧聚餐”的方式。要力所能及地消除共餐隱患,因為共餐時誰知道誰有沒有傳染病?因此,推行“分餐制”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進步,“分餐制”並不會降低“熱情待客”的宗旨,而是公共衛生安全的需要。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期待與您的互動!

作者

劉 超

v 世界商務策劃師聯合會 註冊策劃師 中國區理事

v 酒店(集團)忠誠會員制營銷設計與客戶期望系統策劃 首席顧問

v 東北財經大學MBA學院 客座教授

v 美聯酒店行動學習 營銷學院院長

v 格美集團 高級發展顧問

v 劉超譽點文化創意(大連)有限公司 創始人

v 上海時間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

v 酒店高效賦能平臺 聯合發起人

v 先之酒店業教育培訓網戰略發展高級顧問

v 華夏老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顧問兼品牌構建師

v 亞太贏銷酒店聯盟專家顧問

l 榮獲2011-2012年度第十二屆中國飯店金馬獎評選 “中國飯店業策劃大師”殊榮

l 榮獲2012-2013年度第十三屆中國飯店金馬獎評選“年度影響力人物”殊榮

l 榮獲亞太酒店聯盟“亞太地區領袖人物”殊榮

l 榮獲《酒店新榜》“中國酒店業創新營銷獎”殊榮

l 榮獲“2019年度亞太(中國)酒店 創新領軍人物”稱號

Ø 個人成長經歷2006年被編入《中國新聞鑑賞輔助教程》

Ø 所發起的“第三隻眼看社會”大學生就業與創業高校巡講活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Ø 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青春在這裡閃光》《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等均有大篇幅宣傳報道

Ø 《酒店業的利潤增長市場之常客吸引計劃》《開國第一宴——把紅地毯鋪向尋常百姓家》商業策劃案例入圍2007-2008年中國傑出營銷獎評選

Ø 2016年攜個人著作《超悅讀》走進日本

劉超老師書籍分享: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機構核心成員: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落地執行總監:白秀琨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內容創意總監:李兆涵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促進我國分餐制的普及嗎?

文案創意總監:趙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