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匪夷所思的民国奇案:唯有国强,才会受人尊重

民国时期,在山东省境内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绑架案,而案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1923年5月,在山东省临城县,一个由1000多人组成的土匪团伙劫持了一列开往天津的列车。除了掠夺车上财物外,这伙匪徒将车上100多名乘客掳为人质,扣押在匪巢抱犊崮山麓。

一场匪夷所思的民国奇案:唯有国强,才会受人尊重

被掳人质中,有19名外国人,这一下,当时的民国政府可吓坏了。您想啊,那会八国联军在咱们国内横行霸道,耀武扬威的,民国政府哪敢惹啊。

果然,英、美、法、意、比五国公使先后向民国政府提出严厉抗议,即要求尽快解救被掳侨民,又要保证侨民生命安全,不允许使用武力。五国公使更是提出:民国政府必须于三天内将全体侨民救出,否则每超出一天,中国就需要增加对五国的赔款若干。

日本虽然在此次事件中没有侨民被掳,却大肆鼓吹,提出日本可以接管中国铁路,保证外国人在中国的交通安全。

迫于压力,民国政府开始向抱犊崮派官员进行谈判。都有谁呢?山东督军田中玉,省长熊炳琦,交通总长吴敏麟,大军阀曹锟的得意门生杨以德等等,大小官员不计其数。

一场匪夷所思的民国奇案:唯有国强,才会受人尊重

看着抱犊崮山脚下越围越多的政府军和各界要员,匪首孙美瑶也害怕了。他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原本他就是想通过这些人质,向他们的家属勒索点钱财。这下可好,钱财还没到手,把大批的政府军招来了。

孙美瑶的哥哥孙桂芝发现,围山的官兵并没有进攻的态势,反而不少人将军火私下卖给土匪,换取银元。他认为:1.山下的这批军队,没有打仗的士气,比自己手下的土匪还不如。2.民国政府貌似只想求合。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上演了。匪首孙美瑶不求财了,他把目标转由个人转向政府,要求自己的部队被政府收编。双方便开始了你来我往的谈判,先是政府答应了孙美瑶的要求,各种好消息电传北京,什么吴敏麟自告奋勇,入山为质交换“洋票”,什么政府官员如何身处险境,与匪徒周旋之类的.....

一场匪夷所思的民国奇案:唯有国强,才会受人尊重

紧接着又是孙美瑶临时变卦,什么任命自己为司令,改编匪军为两个师,政府提供军饷,划地自治等等一次次的提高谈判要求。就这样,时间从5月初耗到了5月底。按照这个意思耗下去,民国政府把家底都掏出来,也不够给五国的赔款。

事件的转折出现在5月25号。由于匪徒深知“洋票”的金贵,因此十分优待“洋票”。每天不但从山下将大批的罐头、香烟、水果、报纸等专门供给“洋票”的物资全部提供给“洋票”,更是允许“洋票”言论自由,每天与山下传递信件。

通过“洋票”传递的信息,在山上,外国俘虏与中国俘虏过的是天差地别的生活。山上有很多几年前就被掳掠来的中国人,其中不乏数十名儿童,他们瘦的皮膏骨头,生活在地穴内,每天只能枯坐等死,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这一下,举国哗然,朝野震怒。一致谴责民国政府崇洋媚外,只想援救外国人质,对本国人质的苦楚遭遇视若无睹。各种抗议、游行接连爆发。迫于民众的压力,民国政府终于下定了“解救”人质的决心。

一场匪夷所思的民国奇案:唯有国强,才会受人尊重

5月26号,政府向孙美瑶传达了最终条件:先释放三分之二外国人质,收编带枪的匪军。6月12日,随着最后8名外国人质释放下山,这场轰动中外的绑票案,历时37天,终于喧闹收场。

孙美瑶最终如愿当上了旅长,然而6个月后,他被兖州镇守使张培荣设计枪杀。

这场本可以迅速解决的危机,却因为当时民国政府的软弱无能,到处受到外国势力的钳制。本应该以本国人民为先的民国政府,却让国人失望之极。由此可见,唯有国强,才能受到他国的尊重,才能受到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