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近期财经界最瞩目之事莫过于全球降息潮。8月9日,秘鲁央行宣布将参考利率调低25个基点至2.50%;8月8日菲律宾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这是该国今年5月以来第二次降息;8月7日,3国同时降息:先是新西兰央行出人意料降息50基点至历史低点1%;再是印度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35基点至九年来最低的5.4%;最后是泰国央行将基准利率调低25基点至1.50%。

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毫无疑问,全球降息潮已经开启,2019年开年到现在,已有多达包括韩国、巴西、印尼、南非、乌克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降息,国家遍布全球各大洲,数量约为25个,说明经济放缓已不再是局部地区,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遥想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过去不过十年,世界就又将迎来新一轮危机,只不过在本轮降息潮过后,各国央行能动用利率这一超级工具的空间越来越小,因为诸如像澳大利亚,新西兰已经将利率降到历史最低,再降就只能学日本或者欧元区那样:负利率。

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各国降息的目的无法就是想刺激经济增长,只不过如今之局势,真能靠降息维持经济增长吗?

降息的直接效应就是可降低企业借贷成本以及储户的利息收入,鼓励企业多借钱和民众多消费,当企业多借钱开办企业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民众消费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就能让企业更有动力去扩大再生产。如此良性循环,方能促使经济增长。

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只不过要进入这个循环的一个前提就是企业主或者民众在可预见的未来能获得更多的收入,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美国在一年内就将利率由4.25%降至0.25%,降息幅度之大历史罕见,除了降息之外,美联储还开动印钞机购买国债,双管齐下之后,彻底改变民众以及企业对未来的预期,用时7年使美国走出金融危机,并与2015年12月启动危机后的首次加息。

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而观现在,美国在后危机时代经过多轮加息才使利率升值2.25%,未来可操作的空间已然不多,况且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还有多达3.8万亿美元资产,离危机前的1万亿美元足足多出了2.8万亿美元,这2.8万亿美元经政府和企业之口投放到市场上,其产生的流动性在数十倍以上,换言之,在如今的美国金融体系中,并不缺流动性。若现在再发生2008年类似危机,在降息空间有限的环境下,美联储势必会选择购买债券,虽然这的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其产生的边际作用将会越来越小,陷入所谓的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也未可知。

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事“,经济低迷的一个表现就是国民收入下降或者失业率上升,既然是钱的事,那也比较好办,我释放流动性就行,但是货币当局在真正执行的时候,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因为经济中流动性不足还是说企业和民众信心不足?”,如果是前者那降息是合适的,那如果是后者,释放的天量流动性,虽然能解决当前问题,但也会留下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拉大贫富差距以及推升物价,如果不能及时收回流动性,等到下次危机来临时,你会发现,我就只能派更多的钱,这就相当于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当然是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货币当局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如果能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那钱就有去处,这就是所谓的”水多了加面“的故事,只不过要找到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可预见的未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会是一个机会。

全球降息潮下的思考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遭遇二季度GDP增速下滑后,货币当局没有立即放水的原因,总理也不止一次次强调,我们不再搞”大水漫灌“转而寻求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之力破经济困局。

这是英明之举,只不过改革是痛苦且漫长的,能不能成功就要看经济够不够有韧性,能不能承受短期镇痛,这需要政府和民众合力去解决这一问题。而开放就是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门外竞争者的进入,也将加快改革进程,当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