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許多孩子都有咬指甲的習慣,也常常聽到家長四處打聽,孩子總咬指甲是不是缺乏什麼維生素?

其實,咬指甲的真正原因,還真不是身體上缺了什麼維生素 ,而是心理上缺了營養。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當孩子反覆的感受到負面情緒,咬指甲就漸漸的形成一種減壓的習慣,變成無意識的行為

也就是說每次感受到負面情緒,孩子就開啟自動咬指甲模式,並在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咬指甲的時候,指甲已經被啃禿了。

這種下意識的習慣是非常難以戒除的,百度貼吧裡甚至有個“咬指甲吧”,許多人在裡面互相鼓勵,希望能戒掉“咬指甲”的壞毛病。

這就是為什麼,當家長髮現自己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時,一定得重視,並早點幫孩子擺脫掉這個壞習慣。

1·不要責備孩子

越是重視咬指甲這件事兒,越不能在發現孩子出現這種習慣的時候罵他!

首先,咬指甲行為的“開關”是負面情緒,當你數落孩子的時候,事實上反而開啟了負面情緒的開關,反而會加重孩子咬指甲的行為。

其次,如果父母反覆跟孩子強調“咬指甲”這件事,事實上是讓孩子在大腦里加深“咬指甲”的印象。

越是強調不要想,就越會印象深刻,這是人類大腦的一大特點。所以,家長越是不停地跟孩子強調不能咬指甲,反而是把這種行為深深地刻在孩子的腦子裡。

心理學有個有趣的小實驗,要求受試者不許想“粉紅的大象”!然後問:現在你腦子裡在想什麼?幾乎所有的受試者都在想“粉紅的大象”。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2·引導孩子自然忘掉

首先,如果您是第一次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行為,可以給她講講咬指甲的危害,如何保護指甲,大多數孩子就不會再繼續啃指甲了。

另外注意及時給孩子修剪指甲,避免因為指甲太長“誘惑”孩子啃咬。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如果您發現孩子咬指甲已經形成習慣,不是講講就能改掉的時候,就不要再“說太多”了。

在看到孩子咬指甲的時候,千萬別直接把手打掉,也不必提咬指甲這個事兒。您要做的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導他自然的轉移

您可以找個玩具逗孩子開心,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拍手唱歌、講個故事,或者乾脆帶著孩子到戶外運動。

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自然的停止咬指甲的錯誤行為。久而久之,壞習慣會自然消失。

3·用愛關掉情緒開關

前面提到過,孩子會咬指甲是因為出現了負面情緒。許多特定的負面情緒就像“電子開關”一樣,會開啟咬指甲行為模式。

所以,家長們可以特別的去觀察一下,是哪些情緒開啟了孩子的咬指甲開關?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比如:

有些孩子在等待的時候會開始咬指甲;

有些在寫作業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咬指甲;

有些孩子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就開始咬指甲。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如果能夠發現這些“開關”,找到導致孩子焦慮的原因所在,幫助孩子跨過心理上的檻

,咬指甲的行為自然就沒了。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說起來容易,真要找到這些具體的行為和背後的心理,對家長而言還是挺難的。

不過,即便不能找到具體導致孩子咬指甲的情緒,也可以關掉咬指甲的情緒開關。那就需要家長的耐心和關愛。

因為孩子的所有自我認知和自我感受,都是建立在家長的評價之上的。所以只要家長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關愛,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愛護著,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許多焦慮情緒都能夠被驅散,情緒開關也自然的被關上了。

其實,如果發現孩子超過6歲還有咬指甲的習慣,那就是到了需要好好檢討一下親子關係和教育方式的時候了。

如果孩子已經上學,還需要觀察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緒狀態。

孩子總咬指甲,並非是缺維生素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這不僅僅是咬禿了指甲的問題,還很可能是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行為預警,如果再不關心,就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行為問題。

當然,許多孩子還是靠自己的力量,抵禦住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但許多孩子就這樣保留下了咬指甲的毛病一直到成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