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輾轉到我手中的一封信,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怕數理化的孩子,沒想到還有因此走上文學道路的朋友。人的命運有很多種可能性,希望帶給大家更多的改變。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一本書翻轉命運

於然(新疆,俄羅斯族)

“讀書能改變命運”,這句話常常被人視為心靈雞湯式的安慰,對我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那年,離開任教十年的中學,我在市教研室擔任一名語文教研員,有機會也順便聽聽理科方面的課程,結果總感覺理科老師在講授知識時有些灌輸之嫌,學生知識面也不容易拓展。我和同行的一位教研員,也是我的朋友閒聊時提到這個問題,我說:這些老師肯定沒有讓學生讀過那本《數理化……》,他馬上接了一句:《……通俗演義》。話一出口,我們兩人都愣了。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從初中到高中階段,我面對文科類的大量背誦有些發怵,加之作文成績始終不理想,考入高中時就準備選擇理科,但也常常羨慕那些喜歡語文的同學在班裡能夠高聲朗讀自己的文章,喜歡歷史的同學提及歷史故事時能夠侃侃而談,隱隱覺得理科雖然精彩卻很枯燥。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一本書,那就是梁衡先生的《數理化通俗演義》,翻開書籍都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科學趣聞逸事如數家珍,科學發展歷史娓娓道來,科學家形象栩栩如生,家國情懷自然流露,頓時就深深吸引住了我。看完這本書,突然意識到文學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好的作品能啟迪心智,洗滌心靈,遠比單純的技術性工作更有價值。於是高二時我毅然選擇了文科,並在高考時考入了中文系,開始踏上作家夢的征途。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而我這位朋友和我是同城同屆但不同校的同學,高中時期我們並不熟悉,只知道他在初中時就喜歡舞文弄墨,據說在他們學校校報上經常發豆腐塊的小文章。畢業時,他突然成為我們這座城市的理科狀元,讓大家驚詫了好一陣。後來東勞西燕,至於他為什麼會選擇理科再也沒有打聽過。畢業後我們居然又在同一座城市當老師,後來相熟成為同事又成為朋友,他也始終沒有提及往事。今天我聽到他說起《數理化通俗演義》,頓覺親切。他告訴我:當時他也是在高一階段讀的這本書,讀了後茅塞頓開,覺得理科天地如此豐富,科學家的生命如此精彩,科學研究如此趣味盎然,未知探索如此大有作為,科學使命如此至關重要,讓他毅然選擇了理科,並順利考入蘭大生物系,開始他的向科學進軍征途。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誠不餘欺也。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梁衡先生的這本採用章回小說形式撰寫的《數理化通俗演義》,從表面看,只是講一個個科學發展的歷史故事,其實是引發學生閱讀興趣,把青少年帶入科學的聖殿。這也是我當年棄理從文的最大感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悟出這本書的深層價值在於:這是一本培養科學精神的書籍,是揭示科學研究方法的書籍,是培養愛國主義、立德樹人教育情懷的讀本。在梁先生筆下,每一位科學家的成功,每一次成果的獲得,無不是經歷艱辛困苦的挫折而取得的。每一種理論的提出,每一項專利的發現,無不是在前人付出汗水與鮮血的研究基礎上取得的。每一位科學家的努力,每一次辛勤的付出,無不是基於對國家與人民的熱愛做出的。這裡我們不需要歷數每個故事,只需要認真閱讀最後一個章節《究方法寫書人試談相似論,論精神有志者不屈事竟成》,我們就不難發現,梁先生是揣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指出了三種科學精神:犧牲精神、創造精神和刻苦精神。梁先生這些話,至今迴盪在我們耳邊,還有一種振聾發聵之感。相比於形式的靈活,我們更能感受到梁先生在思想啟蒙方面的良苦用心。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三十多年來,這本書一版再版,久居暢銷書榜前列。這是梁先生的驕傲,也是文學界和科學界,甚至還有教育界的共同悲哀。悠長的三十多年時間足以把青春磨成耄耋,我們卻始終沒能再寫出一本超越此書的作品問世,而我們的教育界直到今天還有人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怪圈裡。好在堅冰已經打破,我們看到了許多銳意教育改革的學校領導和教師,正在改變他們傳統的教育思維和模式,正在努力嘗試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我這位朋友後來到一所中學擔任校長,他買了一批《數理化通俗演義》發給理工科的教師,讓他們每天組織學生在上課前先學習科學發展史,研讀科學精神的重要性。一年下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培養出自主學習的意識,數理化成績也明顯提高了。他對我說:教育不僅僅是在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梁先生這本書也不是僅僅為介紹科學發展史而撰寫的。又有消息傳來,這樣做的學校還有一些,這本書澤被的學校範圍越來越廣。這是幸事。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先生在第六版寫的序言題目是《這本書也許會改變你人生的方向》,我和那位同是教研員的朋友就是最好的佐證。但我們想說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改變了我們人生的方向,還翻轉了我們人生的命運。

2019年10月12日於魯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