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疫情剛過,海底撈居然帶頭漲價了!

大家都說,一種“報復性消費”的預期變成了“報復消費者”。海底撈為代表的漲價族們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立即出來道歉:對不起,我們錯了,不該漲價。

在這裡,我們不是要為海底撈們鳴不平,當然也未必夠資格,其實根本不夠資格。作為一個不熟悉行業、從來沒有創過業、開過餐廳的人,不應該用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勁頭批判這個、批判那個。因為說到底,我們都不過是一個看客,而真正的主角,正在場上受難,承受著外人難以預見的困難和壓力。

我們只想客觀地看待這樣一個事情,或者站在平和、理性的情緒裡,換位思考。

眾所周知,餐飲行業作為本次疫情衝擊受傷最重的行業之一,本身就面臨著無以倫比的經營壓力。為什麼說那些對報復性消費持消極態度的人更清醒,是因為他們早早地已經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從目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餐飲住宿行業同比去年下降了35.3%,而整個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同比下降5.2%,GDP同比下降6.8%,環比下降9.8%。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目前經濟運行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而正如更多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的那樣,疫情對經濟的消極影響和衝擊,其實才剛剛開始。國外疫情的持續惡化,已經讓全球陷入一個無比艱難的境地。在全球封鎖的形勢下,經濟惡化到哪種程度,誰也無法預料。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迴歸正題,餐飲服務整個行業同比下降35.3%,是一個什麼概念?說是摧枯拉朽般、毀滅性打擊其實也不為過。更讓餐飲從業者無法承受的還有物價的持續上漲。2月份以來,物價以5.2%的漲幅高位運行,這對於市場中的一個個商戶來說,又是一個無形的壓力。因為數據轉化到實際生活中,就是每天要面對的柴米油鹽。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不管你營業不營業,所有的原材料價格都在穩中有升,成本上漲、毛利下降不可避免,而一旦這種下降持續下去,是會“要命”的。

有人說餐飲行業本身毛利就高,連鎖規模以上的餐飲毛利最少在60%到75%之間,再不濟也能“對半賺”。就算遇到疫情歇業幾個月又何妨,把之前的利潤拿出來回饋社會,也絲毫沒有問題。如果可以,想必每一個餐飲老闆都樂於接受。但現實情況是什麼?

一家好的餐廳,最大的優勢在於他有充足的現金流,而現金流能夠用來做什麼?做投資或抵押的時候,它們最好的證明。但現金流代表不代表真的“有錢”,相信很多餐飲老闆都會微微一笑。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我們大概算一下,餐廳經營的主要成本來自哪裡?

大的方面大概有以下幾點:開發選址、門店投資(硬件設備、廚房設施等)人工成本、食材、運營(管理/供應鏈)、營銷/廣宣、資產折舊及不可控風險(食品/經營安全)。單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說,餐飲行業在投資者的意願中往往都是下下策。因為產業特點的原因,你不但需要大把的“砸錢”,更關鍵的是,你砸錢之後,不像其他項目有回報,根本不知道結果會怎樣,心裡沒“底”,誰願意真的投資?像海底撈那樣的巨無霸,全中國也只有一家。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算上資產折舊,能夠真正賺錢的餐廳基本沒有。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但餐飲又是門檻最低的行業,誰都能進來“撈兩把”,撈得住就是賺,撈不住最多關店走人,不做就是了。但對於那些已經做出“品牌”的餐飲老闆來說,親手砸自己的品牌,就是割肉,流血又心疼。

都知道餐飲業直到今天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著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願意出力做服務的大多數普通人,而每一個普通人背後就是一個家庭,切斷了家庭的收入來源多帶來的恐慌和無奈,想必三個多月以來的疫情,每個人都“感同身受”。如果不盈利,他們最後的選擇只能是撤店走人,而一旦撤店,帶來的問題,更艱難。

那麼所以,海底撈漲價應該嗎?絕沒有這個意思。

疫情持續,消費降級和生拼“價格”獲客,滿足和解決剛需消費,已經在所難免,這是目前市場80%的參與者能夠達成的一個普遍共識。因此對於餐飲經營者來說,願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併為此做出哪些改變,是留給他們自己的一個選擇。

悲觀主義和失望情緒改變不了任何現狀,而極度樂觀想必誰也沒有這個自信。海底撈的道歉就率先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客觀、理性的迴歸,也是經營者和團隊智慧的展現。無論漲價還是不漲價,都將是一個千人千面的選擇。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海底撈、西貝不再漲價,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漲價。喜茶為代表的茶飲價格來到了30元時代,不一樣照常經營嗎?臨街商鋪、街邊小店價格單悄然上調1塊錢,普通的消費者根本感知不到,即便不滿意,也不得不埋單,因為“剛需”。你不接受可以不買,但總有人買,商戶需要對沖錯過“春節”兩三個月紅利期帶來的損失,也需要為能“活下來”增加一種可能。

消費者所能做的,或是願意多一份理解之心,但同時選擇減少消費頻次。原來一週一次改成兩週一次,原來從不看價格,現在會根據價格分配每月的生活預算。


沒開過餐廳創過業的人丨沒資格批評海底撈漲價


大環境帶來的影響,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參與其中。說誰對誰錯,也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每個人角度、立場都不同,很難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說:你錯了。

即便如此,那些從來沒有創過業、做過實業、投資過店的人,甚至往往還依附他們賺自己錢的人,在那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批判四方的樣子,特別讓人厭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