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一品官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展览,最后绝世而亡

前言

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从独立自主的泱泱大国沦落为了他国肆意欺辱的对象,从此国门大开,开始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百姓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曾经的大好河山更是风雨飘摇,老祖宗们辛苦打下的江山即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这是国家的悲哀,亦是百姓的悲哀。然,在这段时期还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事情。

大清王朝一品官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展览,最后绝世而亡


01

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便爆发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位十分具有争议的大臣,叶名琛,湖北汉阳人,也是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更是清朝中后期著名的疆臣。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1849年,英国人要求进驻广州城,如此无礼且背后具有深意的要求,自然遭到了叶名琛与徐广缙的拒绝,他们誓死捍卫祖国,坚决抵制对方的到来。不仅如此,还联合当地的民兵团,加强当地守卫。

也正是在此次与英国人的交锋中固守,不给对方一点可乘之机,被道光皇帝看重,被封为一等男爵。要说,此人还是颇有些能力和政治手腕。1851年,他因镇压天地会起义有功,更受到道光皇帝的另眼相待,被封赏为太子少保,次年又荣升为两广总督。一时之间,可谓出尽了风头。

大清王朝一品官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展览,最后绝世而亡

02

奖赏依旧没有停止,四年之后,他靠着外国侵略者美国和英国的军火救济,再一次镇压了广东天地会起义,由于平叛有功,三年之后他被授予了体仁阁大学士。然而,好运气并不会一直伴随,命运也不会一直眷顾着他。

咸丰七年十月,英军向广州城进攻,但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兵力缺少,不久之后英国便认识到了自身错误,退出了广州城。但一次不行,英军再次卷土重来,与法军联手,合伙攻击广州城,次年十月广州城沦陷。不过,在城破之际,英法联军却要求叶名琛在两天之内投降,但叶名琛却毫无反应,没有答应投降,也没有反抗,更没有选择与当地其它居民一样,收拾细软逃跑。他不卑不亢着,同时也不作为,一副听天由命的状态。

大清王朝一品官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展览,最后绝世而亡

03

就这样,当年十一月,他便被俘虏了,上了停靠在香港的无畏号军舰上。最初,船上的人对他都十分礼遇,毕竟是清朝大臣。也正是这种状态让叶名琛心中有了些许期许,他希望这艘船直接开到英国,这样他就可以和英国女王商谈议和的事情了。一路上他都在想要如何对女王说,要如何说服对方。他发动脑筋去思考,他想了无数套说辞。然而,等到他的却并不是什么女王,并不是繁荣的英国土地,而是极度贫穷、落后的印度,这让他傻眼了。

大清王朝一品官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展览,最后绝世而亡

接着,英国人对他转变了态度,逼迫他穿着清朝的官服,戴着清朝官员的帽子,鞋子等所有一整套的彰显自己是大清大臣身份的物品,让他坐在一个玻璃房中,玻璃房前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清国公爵,免费参观的字样。他被人观赏,犹如猴子一般。这样的耻辱,哪里是他见过的,更别谈亲身经历了。他的想法如《明史 王鏊传》中说到鏊谓谨曰:“士可杀不可辱 。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最后,他选择了绝食。堂堂一品官员,最终却落得一个绝食而死的下场,让人不可谓不唏嘘。

大清王朝一品官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展览,最后绝世而亡


结语

当国家深陷泥沼时,当国家地位不保时,等待人们的将是黑夜的魔抓,国家大臣都不能幸免,更何况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呢?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证百姓的安宁生活。这是千百年来,先辈们用鲜血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更是我们自己悟出来的道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