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上期,“量率对应”贯穿始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秋季学期,分数相关数学知识是这个学期最主要的知识点。

  1. 单元一:分数乘法
  2. 单元三:分数除法
  3. 单元四:比
  4. 单元六:百分数(一)
  5. 单元七:扇形统计图

一共八个大单元,分数相关的数学知识,占了五个大单元,期末考试分数相关的考题,是重中之重。而分数相关知识里,今天我们精讲一下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这个贯穿始终的数学原理。

期末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上期,“量率对应”贯穿始终

【量率对应】

引入: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甲是乙的2/3,那么甲=乙 X 2/3,在这里,乙是单位“1”,2/3是分率,甲是部分量——也就是分率“2/3”所对应的量。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单位“1” x 分率=分率对应量。

在根据量率对应公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找清楚分率所对应的部分量,千万不能牛头不对马嘴,那就闹笑话。

在应用量率对应计算时,如果单位“1”未知,可以设为x,根据公式列出方程,进而解决问题。

期末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上期,“量率对应”贯穿始终

实例一:

小呆、小瓜和小呆瓜三人比赛吃包子,小呆吃的是小瓜的4/5,小瓜吃的是小呆瓜的2/3,已知小瓜吃了10个,那么三个人一共吃了的多少个?

分析:

(1)“小呆吃的是小瓜的4/5”,这句条件里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量各是什么?

根据字面意思,得出小瓜吃的数量是总量,也就是单位“1”。

小呆吃的占小瓜的4/5,说明小呆吃的就是4/5的对应量。

据公式单位“1” x 分率=分率对应量,得小呆吃的=10 x 4/5=8(个)

(2)“小瓜吃的是小呆瓜吃的2/3”,这句条件里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量各是什么?

根据字面意思,得到小呆瓜吃的数量是总量,也就是单位“1”。

小瓜吃的占小呆瓜的2/3,说明小瓜吃的就是2/3的对应量。

据公式单位“1” x 分率=分率对应量,小呆瓜吃的=10÷2/3=15(个)

解:

小呆吃的=10 x 4/5=8(个)

小呆瓜吃的=10÷2/3=15(个)

三人一共吃=10+8+25=43(个)

答:三人一共吃了43个包子。

期末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上期,“量率对应”贯穿始终

【找单位“1”】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分数应用题,两句条件,但对应两个单位“1”,可以发现,单位“1”通常就在“是、占、比”的后面,“的”前面。

实例二:

(1)小瓜吃的是小呆吃的2/3,小呆吃的是单位“1”。

(2)三年级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1/5,全校总人数是单位“1”。

(3)小明的图书比小王的图书多1/3,小王的图书量是单位“1”。

(4)乙是丙的3/4,丙是单位“1”。

找准单位“1”,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公式变型】

量率对应的公式变型与灵活应用。

  • 单位“1” x 分率=分率对应量
  •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
  • 分率对应量÷单位“1”=分率

解分数应用题,找出三个关系量,利用公式解题。如果有多个未知量,就去求出所需的对应量。

期末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上期,“量率对应”贯穿始终

最后,再展示两道例题:

1、甲乙两城相距160千米,某人从甲城去乙城,第一天走了全程的1/4,第二天走了剩下的2/3,请问:

(1)第二天走的路程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这时他距乙城还有多少千米?

解:

(1)1-1/4=3/4 3/4 X 2/3=1/2

答:第二天走的路程占全长的1/2。

(2)1-1/4-1/2=1/4 160X1/4=40(千米)

答:这时他距乙城还有40千米。

2、小王2015年的年薪为12万元,2016至2017年每年上涨10%,那么2017年小王的年薪是多少?

解:12 X (1+10%)X(1+10%)=14.52(万元)

答:2017年小王年薪是14.52万元。

大家能根据解答过程,找出量率对应的三个关系量吗?

期末总复习:六年级数学上期,“量率对应”贯穿始终

马上就是期末考试了,请六年级同学,在复习时,要把量率对应弄懂弄通,分数应用题就没有太大问题。

我是作者——萝卜,本文可转载分享,希望可帮助更多的同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