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縣正路鎮石井村:家家門口有了“菜籃子”

正路鎮石井村村民脫貧路上不等不靠勇於實踐,用勤勞的雙手在門前庭院搭建小小菜棚,新鮮的蔬菜綠了四季餐桌,成為家裡自給自足、時時保鮮的菜籃子。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走進石井村黨支部書記張世軍家的院子,一個十多平米的小型蔬菜棚便呈現在我們眼前。菜棚內溫暖而潮溼,上海青、油菜、茼蒿、野韭菜、油麥菜、蘿蔔等十幾種蔬菜綠意蔥蘢,長勢喜人。

正路鎮石井村黨支部書記 張世軍:我們離縣城比較遠,市場比較遠。買菜也是也是困難。但是我們有這個小菜棚特別是冬天,我們用雙層棚的話,就是我們到最寒冷的臘月天,我們也有綠菜吃,這樣就是生活質量就是有明顯的提高,四季都有菜吃。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張世軍告訴我們,在石井村常住戶幾乎家家都搭建了一個小菜棚。建造家庭菜籃子,是他們脫貧後最先做起來的一件事情。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正路鎮石井村黨支部書記 張世軍:村民的收入基本就是比較好了,有所改善,但是我們吃的,就是說飯桌上也要有所改變。我們種這個塑料棚就是讓我們全村人都在最寒冷的時候吃上綠菜。就是最寒冷的時候,我們最起碼有自己種的綠色環保的綠菜,這就是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正路鎮石井村村民 楊國翠:有個人自己的菜棚,我們平時吃的菜就夠了,再不用外面買菜了。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正路鎮是景泰縣一個偏遠的乾旱二陰山區,主要種植小麥、胡麻、扁豆等小雜糧,莊稼成熟比灌區要晚,獨特的氣候條件不適宜果類栽植。張世軍卻別出心裁,在自家的小菜棚裡試種了一個平米的草莓,頭茬摘了兩斤多。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正路鎮石井村黨支部書記 張世軍:我們這個草莓,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氣候冷,草莓保持了原來的原汁原味,味道比較濃,就是酸甜的感覺,非常爽口。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張世軍的夢想還不止這些,他想在乾旱山區打造一處綠色田園,發展田園經濟和鄉村旅遊。

正路鎮石井村黨支部書記 張世軍:通過我們的綠化也可以發展,向鄉村旅遊靠攏,發展我們的田園。體會田園、草莓採摘,或者是我們這裡面的綠菜,自己來採一點拿一點帶一點,它是綠色環保的,就是也可以發展我們的田園經濟。

景泰县正路镇石井村:家家门口有了“菜篮子”

近年以來,景泰縣大力倡導發展庭院經濟,充分利用農戶家的花園、空閒土地,栽植各類經濟林果,逐步發展壯大庭院經濟,努力打造宜農、宜居、宜遊美麗鄉村。

(李蒲科 郝姝 達宣宇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