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從雜木(非硬木)傢俱到硬木傢俱的一個變遷,挑戰的不僅是木料原材、社會喜好的變化,木匠本身的工具與技藝的要求也隨之變化。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東山村遺址崧澤文化墓葬 石錛和石鑿

在金屬製作的木作工具發明之前,人們使用的木作器具是石制的,也有一部分骨制,但整體受材料本身的刃部強度,很多都是一器多用的,比如用來伐木的石斧、 石錛同時還是平木的工具,其精度不高可以想象。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河南信陽長臺關戰國楚墓黑漆大床

隨著中國冶煉鐵鋼技術的發展,戰國中期之後 ,鐵器代替銅器和木石骨角蚌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從西漢的鑄鐵柔化技術和塊鍊鐵滲碳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灌鋼法,再到唐朝初年的

木鋸(框鋸)的出現,至宋末元初,最關鍵的一筆——平推鉋的出現,讓木作工具一步步走向了成熟。

到了明代 ,我國後世所見的傳統木作手工工具的格局已基本完備:

“以鋸和斧作為伐木的主要工具

以框鋸為解木的主要工具

以平推鉋為平木的主要工具 ,錛與單刀斧作為平木的輔助工具

以鑿與鋸的配合作為榫卯製作的主要工具

以鑿類和刀類共同作為雕刻的主要工具 ”

再加上明代中葉以後 ,鍛制工具和兵器的鋒刃時,所採用的“生鐵淋口 ”的方法 ,用熔化 的生鐵作為滲碳劑 ,使經鍛打的鐵工具刃口鋼化 ,再加上淬火處理較好地解決了工具刃部的硬度與耐衝擊力。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工具的成熟,讓原先很難處理的木材,可以更為省力省工的砍斫、裂解、拋光、製作榫卯。


從木到器


伐木

是伐木 ,將生長到一定年限的樹用工具砍伐 下來 ,以便進一步加工。採伐木材是用大斧或手工鋸 先將木伐倒在地 ,然後再用斧、鋸、砍刀等砍去枝條 , 稱為“打枝 ”。去掉枝椏的伐倒木叫原條。將原條按不同長度尺寸鋸截短簡的工序叫造材 ,經造材後的木 材稱原木。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明萬曆刊本《魯班經匠家鏡》


解斫與製材

砍伐完後要將其解材 , 其目的是製造板材和枋材。

這一步看似不難,其實講究很多,有口訣叫“畫線下料要鋸短,長木匠必須畫長短,板材下料選直邊,彈線拖線才方便,圓木畫線更講究,腹背軸心找垂線”。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在這裡用到的工具主要有斧、 錛、鋸等工具。但僅僅用斧、錛一類的工具進行裂解、 砍斫以製材會造成較大的浪費。

所以唐以後 ,基本不用斧、錛之類的工具進行解斫與製材 ,而主要採用鋸進行裂解木材與製材 ,它,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也就等於節約了木材。這在後世大材不易得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平木

平木 ,就木作加工而言 ,平木工序是木作 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平木是將木材表面加以刮削磨平 ,使其表面光滑、細膩。平木包括粗平、細平、光料三個粗細等級。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千萬不要小看這平木的作用 ,正是因為平木工序的完善 ,使得中國傢俱的製作與風格 迅速產生了變化 ,以往曾經是髹漆工藝占主導地位 , 到明代中晚期後為不髹漆的硬木傢俱取代。

明代平木工序所用的木作工具主要是平推刨 ,在各類木工工具中,它是出現最晚的;其鉋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代梅膺祚的《字彙 》: “鉋 ,正木器也。刨、削同。”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錘鍛 》:“凡刨 ,磨礪 嵌鋼寸鐵 ,露刃秒忽 ,斜出木口之面 ,所以平木。古名 曰準巨者 ,臥準露刃 ,持木抽削 ,名曰推鉋。……”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它本身的作用便值得大書特書。

在明嘉靖之前的傢俱都以漆器為主 ,因為木器表面達不到極致的“細平”、光料,就要披麻掛灰 ,上漆找平,而平推刨特有的細平及光料作用,讓它成為了成為後世平木的主要工具。

平推刨往前進成熟一步,還出現了各類的線腳刨、坐刨、 蜈蚣刨等多種變種。

線腳鉋是用來加工傢俱中的“面 ”和 “線 ”的 , 主要在傢俱的邊抹、棖子、腿足等部位。 “面 ”有平面、混面和窪面,線有陰線和陽線。這些面和線的結合就 構成明代硬木傢俱中的線腳。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俱研究》談論“線腳 ”時也提到了造線腳所用的工具有蓋 面鉋、窪面鉋、陽線鉋和勒子等。

在經歷了原木破板、畫線下料,依線鋸型,據型刨光、打號選材這一系列步驟之後,傢俱的基本構件才算完成。


器藝相得


木匠在使用木工工具來塑造明式硬木傢俱的同時,也會依照這幾個原則:


按質擇工

明式硬木傢俱用材多為珍貴硬木,珍貴的不僅僅是木料本身,也有其千里之遙運送而來的可貴。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很多明式硬木傢俱,並不是製作者想要製作某種器具,照著喜好按圖索驥尋找木料而做,而是有緣得到了珍貴的木料,根據木料本身的具體情況再找匠人制作恰當的傢俱。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在製作過程中,木料本身材質質地的軟硬、質性的艮脆、紋理的曲直、色澤的潤澀,也決定了後續木作處理的不同。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明 黃花梨素牙子帶託泥大翹頭案

比如紋美質堅者,如黃花梨,紋理細密,油性大,木性好,可以紋為飾,或以型順紋,型為外,紋為內,紋隨型而變,型隨紋而走,相互映襯,若筋骨之相連,宛若天成。這也是明式硬木傢俱藝術最妙處之所在,鸂鶒木也是類此。

其中質堅不易起性者,如紫檀,不阻刀,適雕刻,宜打磨,既可以做到非常纖細靈巧,又可以進行復雜紋樣的雕琢和各種線型的刻畫,還可以進行精細打磨,且越磨越潤,越磨越有光澤,清時的乾隆工無疑很好的發揮了這一點。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優良的硬木材質,無疑為創造明式傢俱線性的造型藝術、畫龍點睛的裝飾手法和細膩柔和的視覺美感奠定了物質基礎。


順性而為

順性而用是指順著木材的固有屬性而用,採用合理的加工方法,避其短,而揚其長,所謂“

巧用色、善用紋、順木性”,疏導為上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硬木本身的天然木色之美,讓引領明代風尚的文人們與匠師們一起創造了質樸自然、簡潔明快、空靈俊秀的造型形式與之相應,型色相依。

除了單色之外,還有不同木材質之間的搭配:“楠配紫(紫檀),鐵配黃(黃花梨),烏木配黃楊。高麗鑲楸木,川柏配花樟(樟木癭子)。蘇做紅木楠木癭,廣做紅木石芯膛。櫸木桌子杉木底,榆木櫃子楊木幫。”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明 黃花梨素牙子帶託泥大翹頭案

而在木性的疏導上,比如明式硬木傢俱優良的抗變形性能,使得榫卯可以儘可能的展現連接結構的強度,但是這也帶來了塑形上的難點,彎曲加工大麴率曲線型構件的工藝難度更大,無法像柴木中的柳木一樣用“火煣”的方法進行曲型加工。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但匠師們卻也另闢蹊徑,利用硬木硬度大、不易變形的特性進行攢接成型,如圈椅中椅圈的三接、五接做法及圓凳座面或託泥的四接做法均是如此。

而且在製作傢俱構件的卯榫時,卯眼的深度一般會比榫頭的長度要大1~2mm,也是為了避免榫頭膨脹時由於受到來自卯眼壁部的擠壓而撐開或撐裂卯眼等等。

從木頭到木器,有多麻煩?

明式傢俱上的疏導還體現在“伸縮縫的預留”之上,其最妙處便是一邊順紋施膠,另一邊則直接裝入面邊之槽口即可,但芯板與面邊之間要留出一定的空隙,以避免芯板膨脹時直接與面邊直接接觸,將面邊與抹頭的攢框結構撐開。

明式傢俱的材料美、結構美、工巧美,便是這樣一步一步至臻至善。


參閱:

牛曉霆、曲晨陽、翟偉民《明清傢俱匠師原木下料的工藝原則及措施》

於蘭《木作工具與明代硬木傢俱的製作》
王朝文、鄧福星《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工具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