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敢买房?

今年,你敢买房?

4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一时之间,舆论又开始关注房市是否因此继续涨势,虽然本次央行是明确了释放资金的资金的流向,但毕竟市场里流动资金大了,就会带来货币贬值的风险,而房子作为抵抗通胀的硬通货,受到关注也是正常的。事实上,今年3月上海、深圳一二手房价格已经挣脱疫情的束缚,同环比均呈现上涨,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甚至大涨1.6%。那,今年你敢买房么?

为何有此一问?我们先分析一下影响房价的几个因素吧。

第一,人口因素。

第二,土地资源因素。

第三,消费力因素。

首先,在人口因素方面,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退,老龄化仍在提速。你没看错,即使我国出台了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今年,你敢买房?

这就意味着,购房刚需层面,将会越来越弱。而且,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人均住房达到了1.1套。也就是说,如果人口不流动,回到各自户籍地,无论男女老幼,完全可以一个人住一套房。所以,中国的人口红利其实已经不起撑起房价的因素。相反,空住房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明显的供大于求。

其次,看土地因素。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有些一线、新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人口分布不均,再加上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耕地总是要有的,不可能无限开发。所以,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房价就有了上涨空间(这句话一线城市的特别耳熟吧)。好吧,没有对比没有伤害。以我们的邻居——日本,来做对比。因为日本也进入了老龄社会,而且人口密度比我们更厉害。比如,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都市,GDP和杭州相当,人口268万,面积223平方公里,只比杭州江干区大了那么一点点,什么概念?大阪的人口密度,达到了杭州的六倍!而且,大阪除了中央约20%区域,其余都以一户建(请参考A啦多梦里大雄的家以及蜡笔小新里小新的家)和低层公寓为主。结果,大阪市中心的房价只有2~3万左右,只有杭州市中心(高层住宅为主)房价的一半左右,震不震惊?而且杭州地域面积比大阪大多了,合并临安后,8000多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住宅还多以高层为主,即使在很郊区的住宅依然如此,常住人口却只有1000万,可见,所谓土地资源稀缺,也不是房价上涨的支撑因素。

今年,你敢买房?

好了,让我们最后看看消费因素。其实,不说你也明白,这次疫情不是劫富济贫,而是无差别劫杀。君不见,国内消费的萎靡。以大家很常见的家庭乘用车市场来说,今年1月同比销量下滑20%左右;2月更是雪崩,同比下滑80%左右,好吧,你说疫情让人不敢出门买车;3月,疫情除了在湖北的,基本都恢复自由了吧,但乘用车销量依然下滑了40%。为什么?没钱了,不敢花了。而且,本次疫情不仅打击了内贸企业,而且在国内疫情管控住以后,因为全世界大爆发,还沉重打击了外贸企业,你复工啊,复工也没订单。

今年,你敢买房?

美股熔断、原油腰斩、全球制造业停产潮(三星关闭工厂、壳牌暂停美国大型化工厂建设、固特异暂停欧美24家工厂生产、普利司通关闭15家工厂、迪士尼开始关闭园区……),全球需求减弱,我国外贸怎么可能独善其身?电解铝、有色金属、化工产品价格全面下跌!俄罗斯和欧佩克再也不敢打价格战了,石油需求都降低了,你再降价也没人买啊,于是无奈地携手减产了。可见,本次全球疫情大爆发,造成的危害不亚于甚至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啊。还记得么?也正是在那年,我国房价罕见地大跌。

当然,我国还有特殊国情,比如土地供应商仅一家,外加中国国内投资渠道过于狭窄,除了银行存款和国债,就属房子最安全,而且房子还有前者没有的抗通胀属性和投资属性。这支撑起了中国楼市罕见的30年单边行情。但,无论如何,现在的楼市已经越来越脱离原本的居住属性,其价值泡沫通过之前的三点风险,也是暴露无遗。所以,何必在一场全球灾难来临时,再去刀口舔血呢?个人判断,即使因为种种因素,甚至被人为控制,以至于房价没有明显下跌,今年也注定有价无量,那还不如持币观望,现金为王。

今年,你敢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