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維生素D?可不可以隔天一吃?

我準備利用今天的時間,再來給大家詳細說一說一些關於維生素D的細節問題.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是要強調一下,很多家長都認為鈣是骨骼中的主要成分,確實,大家想得一點都沒有錯,因此熱衷於給孩子補鈣。但事實上孩子真正需要補的不是鈣,而是維生素D。

怎麼選維生素D?可不可以隔天一吃?

  •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現在的孩子獲得鈣的途徑非常多,只要飲食正常,完全可以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量,而且臨床檢查中真正絕對缺鈣的孩子也少之又少。

其次,孩子骨骼的生長,大體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 一是人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骨膠原基質的形成,這能增加骨骼的長度;

  • 另一個是鈣沉積在骨膠原上,使骨骼變堅硬。而維生素D參與的正是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促進鈣轉移到骨膠原內進行填充。

這就是說,如果你想讓鈣在骨骼中實現作用,必須要依靠維生素D的幫助才行。

怎麼選維生素D?可不可以隔天一吃?

好,說完鈣和維生素D的關係後,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關於補充維生素D的細節問題。

Q1: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為寶寶補充維生素D?

A:在新生兒出生後兩週時開始補充。

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可以通過胎盤的傳導,從媽媽那裡獲得一定量的維生素D,並儲存在體內,用以滿足出生後一段時間內的需要。但通常這種儲存量並不會太大,所以我們推薦,在新生兒出生後兩週時開始補充維生素D。

如果錯過了這個補充時間,大家可以通過給孩子檢測手指血,來了解他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但是手指血並不能很準確的測出是否缺鈣,但卻是全國醫院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想想就覺得很可悲。)再根據檢測結果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


前面這括號裡面的話,可能有人就會說了,你一個充其量是一個有經驗的奶爸居然敢質疑全國醫院的權威。我只能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大家都知道毛蛋不能吃,但很多人在吃,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很多人在吸,大家都知道烤肉致癌,大家都在吃。所以,有些事情是無能為力的。回到主題裡來。


Q2:選擇哪種維生素D?

A:純維生素D3製劑

明確了需要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的時間後,家長可能又會有疑問,市面上維生素D製劑有很多種,有維生素D製劑、維生素D3製劑、維生素AD製劑,以及含有維生素D的複合製劑等等各種類型的製劑。具體應該怎麼選擇呢?

這裡,我建議家長最好儘量選擇純維生素D3製劑。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維生素D在進入人體後,還需要一個轉化成D3的過程,才能被人體利用,進而實現鈣在骨骼內的沉積。而維生素D轉化成D3的轉化百分比特別低,這在無形中就會降低寶寶獲取活性D3的量,所以如果直接攝入維生素D,並不能保證最終的補充效果。

而補充維生素D3相對來說就更方便、高效一些。 實際呢,寶寶服用進去的維生素D3在體內也不是起作用的活性維生素D,維生素D3攝入後在肝臟中能轉換成25-羥維生素D3,25-羥維生素D3在腎臟中又會轉換成1,25-羥維生素D3,真正在體內其活性作用的是1,25-羥維生素D3,這樣的話我們 就知道了,要想維生素D在人體內的轉化率提高,保持孩子的肝腎功能正常也是很重要的。

至於維生素AD補充劑,也不建議大家使用,因為單就維生素A而言,由於母乳、配方粉以及蔬菜當中都富含維生素A,孩子只要正常飲食,完全能夠滿足自身的需要,如果再額外補充,反而會影響其他營養的攝入。

怎麼選維生素D?可不可以隔天一吃?

Q3:每天補充多少維生素D?

A:400IU或10μg

既然知道了應該選擇哪種類型的維生素D,那具體的量又該如何控制呢?

這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通常情況下,我們推薦寶寶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當然啦,這裡說的是維生素D3。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可以根據上面的推薦量服用。在具體補充時,可以在母乳餵養前將滴劑定量滴入孩子口中,或滴在媽媽的乳頭上,然後再進行母乳餵養。

如果是配方粉餵養的小寶寶,則需要先計算出每天攝入的配方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D量,再計算額外的補充量。

Q4:大部分維生素D製劑的商品規格已經事先定好,基本都是400單位一顆或一滴,或一次5滴或一滴,沒法再變小了,這時候要怎麼辦呢?

A:每隔一段時間補充一次。

其實,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在體內有一個存儲和再釋放的過程。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我建議大家可以每隔一段時間補充一次。

舉個例子,如果寶寶每日天從配方粉中攝入的維生素D含量有320國際單位,用400減320,那他每天將缺少80國際單位維生素D,當這些維生素D的缺乏量累計達到400國際單位,也就是5天左右時,所以也就是說,我們隔幾天給孩子補充一次維生素D就可以了,但一次可以補充400個國際單位。

不過這裡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市面上對維生素D劑量單位標註並不完全統一。

有的使用國際單位(IU),有的使用微克(μg),而40國際單位維生素D相當於1微克維生素D,所以家長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具體單位的標註,防止因為忽略計量單位導致服用過量。

因為對於小嬰兒來說,如果每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長期超過800國際單位就有可能造成中毒。維生素D中毒會導致骨骺的加速閉合,我們知道孩子長個兒,主要就是靠骨頭兩端的骨骺生長來實現的,一旦骨骺閉合就意味著骨頭不再長長,那麼孩子自然也就不可能再長高了!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掌握好補充劑量,無論看起來多麼好的營養素,都一樣過猶不及。攝入不足固然會產生不良影響,但盲目求多也會引發不可預測的後果。

Q5:如果孩子攝入的維生素D量超過了400國際單位怎麼辦?

A:偶爾幾次攝入值和推薦量不符,可以先暫停補充一段時間。

就像我們上面說到的,維生素D在體內有一個存儲的過程,所以才會使我們人體按照需要來利用維生素D。所以,遇到攝入不足的情況,也不必非得追求把之前的全補劑量快速補回來不可。而當攝入超標時,可以根據超過的量,來計算需要停吃幾天平衡一下。

比如一歲內的孩子某天攝入了6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第二天又攝入了600國際單位 ,那麼第三天可以停吃一天,第四天再正常補充400就可以了。另外,為了更好的監測孩子體內維生素D水平,大家可以選擇定期給孩子檢測手指血來進行檢測。

【今日小結】

1.現在的孩子並不需要盲目補鈣,而應當適當補充是維生素D,沒有維生素D,補充再多的鈣也是沒有用的。盲目補鈣還會造成鈣在體內其他臟器內的不合理沉積,容易形成鈣皂,引起便秘。

2.維生素D一般需要在寶寶出生後2周開始補充,最好選擇純維生素D3製劑。

3.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需要補充400國際單位,配方粉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要根據配方奶中含有的維生素D的量,來計算額外的補充量。

4.維生素D的作用雖然重要,但一樣要注意控制在合理的攝入量內,防止過量中毒。維生素D中毒會造成骨骺過早閉合,對孩子的生長出現相應的限制。所以在這裡要格外提醒各位家長,科學合理的利用營養補充劑,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提供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